【摘 要】
:
在中国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际以及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背景下,十四五规划提出了新要求:走创新发展之路、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创新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区域创新能力的高低决定了我国建设创新强国的进程和效率。然而,目前我国各地区的创新能力存在空间不均衡现象,东部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远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如何改善空间分配不均的问题成为关注点。同时近年来政府越来越以人才为中心,重视劳动者权益的保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际以及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背景下,十四五规划提出了新要求:走创新发展之路、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创新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区域创新能力的高低决定了我国建设创新强国的进程和效率。然而,目前我国各地区的创新能力存在空间不均衡现象,东部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远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如何改善空间分配不均的问题成为关注点。同时近年来政府越来越以人才为中心,重视劳动者权益的保障,最低工资标准正是改善劳动者生产状况的一项政策。随着调整频次和调整幅度的明显增加,对我国劳动力、企业、地区的创新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在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效果上值得深究。鉴于此,本文旨在说明最低工资对于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本文以最低工资和区域创新能力为研究对象,基于区域创新能力发展不均衡的现状,从理论和实证上论证最低工资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区域创新能力,考察了我国最低工资标准对于区域创新能力的总体效应和地区异质性,并验证了中介机制。首先,结合我国最低工资标准的变化趋势和促进区域创新的需要,梳理了相关文献,提出“最低工资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问题;接着,探讨最低工资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即通过要素替代效应和人力资本投资效应影响区域创新;然后,基于2005-201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测算了区域创新能力,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和中介效应模型验证最低工资标准与区域创新之间的关系及其机制;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并结合现实情况提出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路径。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在本文研究时段内,最低工资和区域创新能力在全国范围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分地区来看,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东部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和区域创新能力远高于中西部地区,而中部地区的最低工资和创新能力略高于西部地区。第二,全国范围内,最低工资标准显著促进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且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这种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最为显著、西部地区次之,最弱的是中部地区。除此之外,加强科技投入、扩大消费规模、提高市场化程度以及金融发展水平提升也是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第三,最低工资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中介效应,主要表现为要素替代效应和人力资本投资效应。即最低工资的实施一方面“倒逼”企业在生产中用资本替代劳动力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劳动力接受教育和企业的在职培训实现人力资本投资进而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第四,加强科技投入,增加财政支出中的科学技术支出,扩大消费规模,提高消费能力,提高市场化程度以及金融发展水平提升也是区域创新能力增强的重要动力。
其他文献
近年来,美国滥用贸易保护措施限制全球其他国家的商品输往美国,对国际经贸秩序形成严重冲击,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加剧。特别是自2019年以来,美国针对中国跨国高科技企业华为及其全球附属机构发布了一系列出口管制“实体清单”限制性和缓冲性政策。鉴于此,本文以“贸易政策(宏观)—华为全球产业链(中观)—产业链企业价值(微观)”交互作用、相互影响的逻辑链条展开实证研究,利用事件研究法分析“实体清单”相关事件发生后
企业在可预见的将来能够持续经营下去是编制财务报表的前提,投资者比较关心的问题也是企业是否具有持续经营能力。如果注册会计师在企业进入破产清算局面之前,能够充分披露该企业很有可能会发生导致持续经营存在重大不确定性事项或情况的相关信息,投资者可以根据这些信息采取相应的措施规避更严重的经济损失,尤其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说,他们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更严重,因此更需要依赖注册会计师发表的审计意见。近年来,我国相
外部审计能够对企业会计信息提供合理保证,增强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当审计师依据职业判断认为被审计单位的某些事项或交易可能会带来经营风险,并且会对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影响时,审计师会在审计报告中提及这些影响来提醒财务报告使用者关注企业的持续经营问题,此类意见即为持续经营审计意见(goingconcern opinion)。持续经营审计意见面向未来,审计师通过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来表达对被审计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监管方式”,传统的信息披露事前审核制度已经不利于市场信息效率提升。在上述背景下,证券交易所的一线监管开始发挥重要作用。自2014年12月深圳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披露年报问询函以来,年报问询函逐渐成为监管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信息披露质量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成为评估审计质量的重要手段。而审计质量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和监管部门共同关注的热点,由于审计质量难以直接观测,国内外学
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实体经济从来都是我国发展的根基”,强调了实体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坚实不可动摇的地位。而当前经济形势下,实体企业经济增速放缓,利润水平不断降低,金融领域却蓬勃发展,投资收益率居高不下。在二者间存在超额收益背景下,越来越多非金融企业受逐利动机的驱使,热衷于虚拟经济投资开展金融化,其数量占到A股上市公司的67%以上。注册会计师是资本市场上履行监督职能的独立第
股权质押是一种融资行为,是指股东作为出质人将其持有的公司股份部分或者全部出质给质权人,如银行、券商等金融机构,进而获取贷款资金。股权质押业务因为办理流程简单,不影响股东表决权等优点,颇受上市公司股东青睐,股权质押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然而,控股股东由于其拥有控制权优势,能够影响上市公司的经营决策,其股权质押行为会对上市公司产生影响。已有研究发现,一方面,控股股东进行股权质押会增强其掏
近年来,个性化的文本信息在上市公司年报中占比越来越大,表达方式也越发多样,而且往往具备了数字信息难以呈现的丰富含义,特别是在我国这一“高语境”的传播环境下,年报文本信息特征有其独特的研究意义。其中,文本语调是最基本也是最直观的一种特征,由积极或者消极这两种对立情绪组成,影响着信息使用者的情感感知水平。由于年报文本信息中包括了上市公司管理层对公司发展战略、经营业绩、公司治理实际情况、行业整体与竞争对
十九大“健康中国”这一概念被写入报告,“健康中国”成为我国的发展国策。从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到因城施策、建立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以及将“房住不炒”明确写入“十四五”规划,我国的住房制度不断深化改革,为人民谋福利。次贷危机以来,国务院不断出台扩大内需的政策,近期党中央更是提出要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格局,消费被赋予越来越重要的促进经济增长发展的定位。在房价、消费、
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增加,从农村流向城市的流动人口数目不断增加,流动模式也从个人迁移向家庭迁移转变,越来越多的农村流动人口与子女一起迁移。如今的人口流动已经进入家庭迁移阶段,子女作为家庭中的重要组成,子女是否随流动父母一起流动对流动父母的劳动供给行为有着重要影响。农民工是我国流动人口的主力军,也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人群,顺利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并获得相对稳定的工作则是实
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和“信息爆炸”时代的到来,信息使用者对审计报告的信息期望值越来越高,然而原有的审计报告模式因其高度制式化缺乏信息含量而屡遭诟病。为了缓解审计报告和信息使用者之间的期望鸿沟,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IAASB)和我国财政部相继出台了新审计报告准则,其中关键审计事项(全称,以下简称KAM)成为最核心的亮点。此后便引发了一波关于KAM的学术研究热潮,但现有研究大多着眼于KAM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