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参芪地黄汤加味治疗慢性肾衰气阴两虚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1.将符合本病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组依据是随机数字表,两组分别为30例。2.药物服用注明:(1)对照组:予肾衰宁胶囊(云南理想药业有限公司),(4粒,口服,日三次)、优质低蛋白(0.6-0.8 g/kg.d)、低盐饮食,并保障足够热量,予控制血压、治疗贫血、抗感染、调整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碱平衡紊乱等对症治疗,治疗原发病及其诱因(如糖尿病患者积极控制血糖等)。(2)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参芪地黄汤加味。3.疗程:两组病例观察疗程均为8周。4.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UREA、Scr)、血常规、尿常规、内生肌酐清除率、24小时尿蛋白定量、胱抑素C、电解质、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等指标客观描述本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临床总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63.3%。两组进行比较,Z=-2.514,P=0.012<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后临床总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2.中医证候疗效比较:2.1中医症状总疗效比较:治疗组中医症状总有效率90%,对照组70%。两组比较,P=0.028<0.05。提示经治疗,治疗组中医症状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2中医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前后组内进行比较,治疗后进行组间比较,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经治疗,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均有明显降低,并且治疗组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2.3各中医症状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倦怠乏力、腰膝酸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夜尿清长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治疗前后倦怠乏力、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口干咽燥、夜尿清长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组间倦怠乏力、腰膝酸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夜尿清长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提示治疗组治疗后倦怠乏力、腰膝酸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夜尿清长症状均得到显著改善。对照组治疗后倦怠乏力、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症状明显改善,夜尿清长、口干咽燥无显著变化。经过治疗,治疗组各中医症状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3.尿常规比较:治疗前后组内尿蛋白定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比较,治疗组P值分别是0.000,0.000<0.01;对照组P值0.032,0.001<0.05。治疗后组间比较,P值0.006,0.046<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尿红细胞进行组内比较,治疗组P=0.001<0.05,结果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P=0.292>0.05,结果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间比较,P=0.017<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尿蛋白定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均明显改善,且治疗组程度更优。治疗后对照组尿红细胞无明显变化,治疗组有显著改善,且显著优于对照组。4.内生肌酐清除率比较: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P=0.000<0.05,对照组P=0.042<0.05,治疗后组间比较P=0.035<0.05,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后两组内生肌酐清除率均有显著提高,且治疗组较优。5.肾功能比较:治疗前后组内血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比较,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P值分别是0.038,0.042,0.043<0.05,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均有显著降低,且治疗组较优。6.电解质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K、Na、Cl、Mg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Ca,P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治疗前后K、Na、Ca、Cl、P、Mg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组间比较K、Na、Cl、Mg,P>0.05,无统计学差异,Ca,P比较,P值<0.05,有统计学差异。提示治疗组治疗前后K、Na、Cl、Mg无明显变化,Ca,P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对照组治疗前后K、Na、Ca、Cl、P、Mg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K、Na、Cl、Mg无明显变化,治疗组Ca,P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7.血常规、肝功、粪便常规、心电图比较:治疗前后组内及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均无统计学差异。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参芪地黄汤加味能显著改善慢性肾衰气阴两虚型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肾功,减少蛋白尿,延缓终末期肾脏病的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