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喻在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一种修辞格。1980年,莱考夫和约翰逊创作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的问世将转喻置于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范畴。在过去的四十年中,转喻逐渐得到语言学家的青睐,成为炙手可热的研究话题。其研究范围不再局限于理论层面,而是将转喻与其他学科融合,如文学、翻译等等。由于从认知转喻的角度分析中国古典小说的研究比较少见,因此,本文将人们耳熟能详、成书于清代的现实主义小说《儒林外史》作为研究对象,以期探讨本书中是否存在认知转喻现象,这些转喻如何被有效构建及解读,在小说中认知转喻的作用何在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采用定性研究法及案例分析法作为研究方法,基于《儒林外史》这本文学资料,本研究旨在辨识文中认知转喻现象,结合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最终对认知转喻进行概括总结。研究发现:一、在中国古典小说中确实存在认知转喻现象,证实了认知转喻普遍存在日常生活中,且表明这一西方的语言学理论适用于不同文化,且认知转喻普遍存在于人们生活中,是一种思维模式。二、认知转喻是构建、解读小说的重要工具。指称转喻使我们能够用一种实体代替另外一种实体,并且帮助理解。另外,转喻命名基于“职业代人”、“外貌代人”、“地点代人”以及“凸显属性代人”转喻模式来构建。在进行肖像描写及环境描写过程中,作者往往选择重要的、凸显的信息来呈现,读者可以从中感知人物的整体印象、人物特点及环境的整体氛围。此外,语言描写主要基于言外转喻,即人物往往使用言语行为情境中的部分成分代替其他成分。情节描述同样依赖于“部分代整体”或者“子事件代事件”的转喻模式。三、认知转喻在小说中主要有三个功能,通过解读小说人物、情节和环境,帮助读者深入了解本文主题;保持文章简洁明了,避免冗余拖沓;激发读者想象力,使其构建独一无二的虚构世界。本研究在理论层面及实践层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其扩大了认知转喻理论的解释范围,为人们阅读、写作文学作品提供了有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