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的“中国”这一概念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商品制造基地的代名词,大生产、大资本推动下的生产力的大发展也为今日中国的基本图像特征。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下,大工业生产、网络信息化和城镇化三大关系下的人与自然间的矛盾凸显出来。以上各种矛盾关系,反映在规模和综合特性均史无前例的当代中国城镇的公共空间上,显现出的社会现实是颠覆性的。体现在宏观层面上,公共空间的发展理念具有强烈的被动性和封闭性;与人的需求趋势有严重的不对应性和不均衡性;其实践过程中带有既定的模式化、同质化和明显的功利特性。而微观层面上的个体生命,作为空间的主体,其特质性与差异性更需要在地域性的城镇公共空间的文化流变中去拓展,而非在符号化中被割裂。文明的进化,也启示着学术理论与观点的演化。转型中国的城镇公共空间不应该是已被异化的人的容器,这在文化、技术和实践等学术角度成为一个重点而广泛关注的对象。本论文的重点是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城镇体系中进行公共空间人文性的重构。如何在交往与互动中使人与空间的关系趋向于平衡,对研究的观点和方法都提出了学术要求。在社会文化层面上,如何使空间集聚中的个体生命的自在不被严重削弱,而是在交往中趋于良性循环,需要从空间的主体——人性的角度出发去观看;在学术综合层面上,如何避免已形成的封闭性轨迹,需要打破边界,从学科互涉的角度去研究;在社会实践层面上,如何使城镇体系中公共空间的人文性对于整体社会发展趋势的做出贡献,学术观点的社会实践方式需要从全程介入的角度去践行。总之,总体空间这一学术观点的理论形成和社会实践均指向了人与城镇公共空间的均好性和空间文化的多元关系。“以人为核心”、“实现无差别发展”,运行了30年的城市化运动走到了十字路口。人与公共空间的关系并非二元对立状态,这些思考越来越成为中国政府和学界的共识。当代的公共空间是变迁性、持续性和综合性的生长体系,“总体空间”这一学术观点的提出并非指在公共空间的构成要素和形成方式上做简单的总和,它具有辩证的概念:既是对具体现实空间的反映,又谋求对具体现实空间的超越。作为公共空间发展中的一种研究观点,试图在研究中梳理相关的背景,阐述其含义与特征,把握它在转型中国进程中的属性,并对总体空间的社会实践研究作出阐述。公共空间在现实中需要体现它的价值,使其具有民众共享的客观基础。人与空间所包含的价值和相关因素所构成的网络性关系都将生发出总体空间新的内涵,新的文化价值,这是当下公共空间的人与空间共生结构所决定的。单一价值的思维方式已不再可取,在社会转型期,扩张与流动所引发的人与城镇公共空间关系的未来,必定是开放、多元。认识和平衡这些空间价值,是总体空间学术观点的根本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