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中医针灸在海外传播的过程中,其阴阳、五行、经络等理论因翻译等多种因素,远远滞后于临床。西方医学工作者,在使用针灸获得疗效后,只能从解剖学的角度来解释,并结合古典西医发展过程中对肌肉中刺激点的研究,而提出西方医学针灸疗法(Western Medical Acupuncture)或称解剖针灸学(Anatomy Acupuncture)。由于其主要刺激点是激痛点(Trigger Point),所以又称之为激痛点针刺疗法(Trigger Point Acupuncture)或干针疗法(Dry Needling)。这种针刺疗法近几十年在欧美等国家和地区迅速发展,影响越来越大,形成不可忽视的西方针刺流派。 本文对近代西方医学“激痛点”与传统针灸学“腧穴”的比较研究,目的是为:厘清两者发展的不同历史进程;明确两者在理论和临床上的异同点;借鉴激痛点的研究,丰富十二经筋的治疗内容;正确处理好与西方针刺流派的关系,在学术争鸣中求团结,在传统中医教育中求发展。这是既有现实意义也有深远意义的研究课题。 研究对象: 西方医学肌筋膜激痛点 肌筋膜激痛点(简称为激痛点)是骨骼肌中可触摸的紧绷肌带中的高度敏感小点。它常常位于受累肌肉的中部或肌腹上,或肌肉与肌腱交界处,肌筋膜边缘易拉伤处,肌肉附着于骨突的部位等。其面积通常小于1cm的压痛点,持续压迫(10s)或针刺常可引起该肌肉相关区域的牵涉痛,此处亦可触及小结节。按压它时,可激发特征性的整块肌肉痛、并扩散到周围或远隔部位的感传痛或称“牵涉痛”。根据其是否伴有自发性疼痛,它可分为活性激痛点(Active Trigger Point)与隐性激痛点(Latent Trigger Point)。前者可自发地引致疼痛,而后者在受压下才会引起疼痛。 传统针灸学中的腧穴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这些部位不是孤立于体表的点,而是与内部的脏腑器官相通,外部多当筋肉或骨骼之间的凹陷处,其功能上下内外互相输通,位置上以孔隙为主,所以称为“腧穴”。“腧”,又写作“俞”、“输”,含有转输的意义;“穴”,具有孔隙的意义.人体的“腧穴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的施术部位,包括十四经穴、经外奇穴和阿是穴。腧穴与经络、脏腑、气血密切相关。经穴均分别归属于各经脉,经脉又隶属于一定的脏腑,故腧穴-经脉-脏腑间形成了不可分割的联系。 研究方法: 对雨者历史发展过程、理论内容、及临床治疗范畴的特点与差异进行比较研究。 研究结论: 1.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为腧穴发展成熟标志;1983年《肌筋膜疼痛及机能障碍激痛点手册》,为激痛点理论形成的代表著作。激痛点与腧穴两者理论形成的历史相差了2000多年,並且,我们推测激痛点理论的形成时代背景应已受到经络学说的影响。 2.肌筋膜激痛点的肌肉、肌结、神经系统,类似针灸经络系统中的十二经筋,从四肢末端走向头身,行于体表,但不入内脏,而结聚于关节及骨骼部。激痛点类似2000多年前腧穴发展的无定位、无定名初级阶段的阿是穴。 3.郄、原、俞、募穴等特效腧穴,可用于临床辨病诊断。针灸治病,必须辨证组成腧穴处方,最常用的是包括十二经筋的经络辨证。激痛点诊断有十项步骤,通过问诊可区分七种临床症状,体检会发现紧带及疼痛结节等七种体症。 4.在腧穴处针灸,可对内、外、妇、儿、五官、骨伤等科上百种病证有很好的疗效。激痛点治疗的适宜证仅为筋膜炎和纤维肌痛,较为单一的软组织损伤疾病。 5.在腧穴上施治的物理治疗方法有:声、光、电、磁;及如针灸、推拿等丰富多样的治疗手段。激痛点的治疗主要是物理仪器和冷剂喷雾。激痛点的训练有肌力训练;本体感觉训练;居家运动训练。还有“干针”和“局部麻醉剂”的治疗方法。手法治疗的俩大原则和技巧为筋膜拉张术和渐进式加压法。 6.借鉴激痛点的研究,如肌力训练方法,筋膜拉张和渐进式加压的手法,将其引进到临床治疗中,用以丰富十二经筋的治疗内容。 7.腧穴是一门发展完善的学科,激痛点只是一项针刺技术;两者是不同的概念,不可以混淆。澄清两者不同概念之意义:有助于公众对于专业人士的选择,可以保证公众的利益。 8.针灸初期在北美,激痛点曾对其传播起到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我们现应警惕的是:以解剖针灸理论体系为科学自居,而排斥(挤)中医针灸的理论,认为是“道家玄学”。 9.对激痛点(解剖针灸)这支海外针刺流派,应本着在学术争鸣中求团结,在传统中医教育中求发展的战略,使之成为我们的友军,共同发展海外的中医针灸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