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al Plasty, PVP)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常规手术之一,近年来研究PVP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疗效的文章较多,但是探讨PVP治疗对不同压缩程度伤椎的临床疗效的报道较少,前瞻性临床观察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近期临床观察指标,以期客观的评价该病治疗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 目的:探究原发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伤椎压缩与PVP疗效的关联性研究。 方法:首先,收集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经PVP术后的90例患者病历资料。按照Genant半定量法分级,将90例患者分为三组,A组:单节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高度降低20%~25%、B组单节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高度降低25%~40%,C组:单节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高度降低大于40%(上胸椎压缩比<50%,腰椎压缩比<75%),各组均各为30例。9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前跟患者说明此次临床研究的内容,征求患者的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记录术前骨密度、手术时间及骨水泥注射量、骨水泥弥散度及椎体压缩率,采取问卷形式记录患者术前1天、术后3天及1周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下腰痛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实际观察病例共90例,脱落4例,余86例患者经PVP治疗后疼痛较前明显好转,术后3天及一周VAS、ODI评分较术前差异均为P<0.05,有统计学意义,A、B、C三组术后一天及一周的VAS评分较手术前都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PVP治疗A、B、C三组具有良好效果,能在短时间内就减轻患者的疼痛。A、B、C三组的VAS评分(术后3天及1周)相互比较中,A组、B组,C组疼痛缓解程度差异均为P>0.05,无明显统计学意义。ODI评分比较:A、B、C三组术后三天及一周的ODI评分较手术前都具有统计学意义。在A、B、C组相互比较中,A组较B组(术后三天及一周)ODI评分差异为P<0.05,有统计学意义。B组较C组(术后三天及一周)ODI评分差异为P<0.05,有统计学意义。A组较C组(术后三天及一周)ODI评分差异为P<0.05,有统计学意义。ODI单独症状比较:A、B、C三组(术后三天及一周)的腰背痛、行走、提物及站立情况评分较手术前都具有统计学意义。A、B、C三组(术后三天及一周)相互比较中:腰背痛、提物及站立情况的评分差异均为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较B组(术后三天及一周)的行走评分差异为P<0.05,有统计学意义。B组较C组(术后三天及一周)的行走评分差异为P<0.05,有统计学意义。A组较C组(术后三天及一周)的行走评分差异为P<0.05,有统计学意义。椎体高度压缩率比较中:A、B、C三组术前较术后椎体高度压缩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组相互比较中,C组椎体高度压缩率较B、A两组,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B组较A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说明PVP治疗A、B、C三组具有良好效果,能在短时间内就减轻患者的疼痛及恢复患者的机体功能。1.A组、B组及C组在短时间内疼痛缓解方面并无差异。2.A组在短期内机体功能恢复优于B组及C组。3.A、B、C三组在腰背痛、提物及站立情况功能缓解方面并无差异。但A组在短期内行走能力恢复优于B组及C组。B组在短期内行走能力恢复优于C组。4.术前椎体高度压缩率越大的椎体,PVP术后椎体高度压缩率恢复更好,但恢复椎体高度并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