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医四诊中,望诊居首位,古有“望而知之谓之神”的说法。舌诊,又是望诊中相当重要的一个部分,长期以来为中医诊断学的学者们所重视,在临床上,它与脉诊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而舌诊的建立、发展与伤寒病的发展密不可分,随着伤寒病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舌诊内容与技术也得到了丰富与发展。但关于伤寒病与舌象在临床诊疗中关系的研究却很少,而医案是对临床诊疗的记载,是中医历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的真实记录。清代既是舌诊理论发展的成熟时期,也是医案发展的鼎盛时期,在这一时期,有大量的医案问世,其中有很多是伤寒舌诊医案,因此,本研究以清代伤寒病舌诊医案为切入点,结合医学著作中有关舌诊的理论论述,目的在于总结出伤寒病中舌象变化规律,旨在为现代临床伤寒病诊断提供参考和借鉴,从而对现代伤寒病舌诊的临床应用具有指导意义。研究目的:对伤寒舌诊医案进行分析,采用统计学和文献学的方法,总结出清代伤寒病医案中伤寒病诊断与舌象变化之间的规律:以及这些规律对后世中医舌诊理论发展的贡献和对现代伤寒病诊断的价值。研究对象:以《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及《中华医典》光盘所收录的著作为线索,将医学著作分为医案类著作和非医案类著作,选则其中明确为伤寒病的医案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医学书籍中有关舌诊的理论论述,并结合医案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方法:在所阅读的医书中,包括医案类著作和非医案类著作,其中有伤寒舌诊医案的56部,医案248例,采用EXCEL表格录入数据,提取舌象信息、六经辨证信息及处方信息,采用基本统计学方法,对舌象、六经辨证、治法、类方出现的频次进行统计。舌诊理论论述采用关键词索引及顺查法对《中华医典》光盘进行检索,逐条阅读,著作的成书年代以《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所记载的年代为准。结果与探讨:1、舌诊在伤寒病的临床诊断中,以舌苔的使用频次最高,舌质的使用频次最低。在异常舌形中,以芒刺记载最多,在苔质方面,以燥苔的记载最多,其次为滑苔,这些均说明了伤寒病的诊治很重视观察舌苔及津液状况。2、异常舌苔的纪录,多出现在病情危重的医案中,说明伤寒病出现舌苔的改变时多预后不良。3、伤寒病出现黄燥苔时多用下法治疗,方药多选用承气汤类方。而出现黑苔时要注意寒热的区别,热盛伤津多为黑燥苔,此时多采用下法或清法治疗,方药多选用承气汤类方、白虎汤类方,而伤寒病寒证时多为黑滑苔,此时多采用温补法治疗,方药多选用四逆汤类方或理中汤类方治疗。4、在早期伤寒舌诊中,只有滑苔的记载,明代方有执的《伤寒论条辨》是最早在滑苔中描述苔“腻”的著作。此后,在经过滑、腻并存的时段后,腻苔从滑苔中分化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舌象,对温病舌诊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5、在早期,对于常人或伤寒病邪气在表时的舌苔记录是“无苔”,但其概念与现代中医舌诊的“无苔”概念是不同的,当时的“无苔”应是现在的“薄白苔”,最早提出伤寒病邪气在表时“无苔”这一概念的是金代成无己,在其后的很长一个时期以内,医家们都沿袭了这一概念,直到清代戴天章才明确提出了伤寒病邪气在表时会有舌苔薄白的舌象。6、无论寒证、热证、阴经证、阳经证,均可见黑苔,但要注意寒热的区别,黑而润滑者为寒,黑而干燥芒刺者为热,若黑苔同时伴有神志症状时,则说明病情较重,多用下法治疗。7、古人在红舌与赤舌的概念上没有明确的区分,红舌的出现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体内有热的标志,但也要与舌苔相结合,若红舌苔滑则为寒象;若淡红而润则预后良好,舌红而燥或舌红无苔则预后较差,苔黑燥刺质红者,预后较佳。8、伤寒病出现紫舌时,或为酒后伤寒,或为外邪入里、或为夹食伤寒,无论阴经证、寒证、阳经证、热证均可见到紫舌,阴经证则以少阴经证及厥阴经证为多;夹食伤寒见到紫舌时,舌质应不干燥,多用下法治疗;若伤寒病热盛而舌有紫泡或紫舌兼有津液受损,出现舌质干燥或有芒刺裂纹等时则预后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