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期儿童角膜前表面非球面特性特征分析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rco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应用正切曲率半径法推算学龄期儿童全方位角膜前表面各区间Q值,通过分析6-11岁、12-17岁年龄段不同屈光度学龄期儿童角膜前表面颞上、鼻上、颞下、鼻下四个区间Q值,探讨其非球面特性及分析非球面特性与年龄组、屈光度、性别、眼别、眼压、眼轴、前房深度相关性,为学龄期儿童Q值引导的个性化RGP甚至OK镜的验配、进一步建立并完善学龄期儿童基于Q值的全角膜前表面数字模型等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
  方法:
  1.数据采集:对121例学龄期儿童的双眼(共242只眼),行Pentacam角膜地形图检查,采集并导出角膜前表面正切角膜地形图中各点的切向曲率半径值rt,行IOL Master前房深度及眼轴检查,导出眼轴值AL及前房深度值ACD;行非接触式眼压计检查,采集并导出眼压值IOP。
  2.Q值推算:运用正切曲率半径公式及线性回归方法,将已采集的角膜前表面各点的正切曲率半径值rt和y值通过计算机编程的模型处理系统计算得到该区域Q值。
  3.数据分析:以水平子午线及垂直子午线为中心,0°-89°代表右眼鼻上侧区间及左眼颞上侧区间,90°-179°代表右眼颞上侧区间及左眼鼻上侧区间,180°-269°代表右眼颞下侧区间及左眼鼻下侧区间,270°-359°代表右眼鼻下侧区间及左眼颞下侧区间,分析各区间Q值的特性及差异比较。除眼别与各区间Q值相关性比较外,其余研究均采用右眼数据进行分析。按等效球镜度分为低度近视组(-3.00D≤SE<-0.25D)、中度近视组(-6.00D≤SE<-3.00D)、低度远视组(+0.50D<SE≤+3.00D)、中度远视组(+3.00DS<SE≤+5.00DS)、正视组(-0.25D≤SE≤+0.50D),分析不同屈光度组间各区间Q值差异;分析年龄组、眼轴、前房深度、性别及眼压与角膜区间Q值差异。此外,分析角膜直径范围为6mm、7mmm、8mm、9mm、10mm区域的Q值差异。
  结果:
  1.鼻上侧区间平均Q值为-0.66±0.20,颞上侧区间平均Q值为-0.48±0.15,颞下侧区间平均Q值为-0.34±0.12,鼻下侧区间平均Q值为-0.49±0.15,平均Q值为-0.50±0.11,不同区间Q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1.058,P<0.001),颞上侧区间平均Q值除与鼻下侧区间平均Q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鼻上侧较颞上侧曲率变化快,鼻上侧较鼻下侧曲率变化快,颞上侧较颞下侧曲率变化快,鼻下侧较颞下侧曲率变化快。
  2.中度近视组、低度近视组、正视组、低度远视组及中度远视组鼻上侧区间平均Q值分别为-0.61±0.20、-0.63±0.18、-0.67±0.19、-0.87±0.25、-0.69±0.18,鼻上侧区间Q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08,P=0.005)。中度近视组、低度近视组、正视组、低度远视组及中度远视组颞上侧区间平均Q值分别为-0.50±0.17、-0.46±0.12、-0.50±0.18、-0.50±0.13、-0.50±0.13。颞上侧区间Q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40,P=0.503)。中度近视组、低度近视组、正视组、低度远视组及中度远视组颞下侧区间平均Q值分别为-0.39±0.14、-0.32±0.11、-0.36±0.13、-0.32±0.09、-0.34±0.11。颞下侧区间Q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669,P=0.162)。中度近视组、低度近视组、正视组、低度远视组及中度远视组鼻下侧区间平均Q值分别为-0.45±0.14、-0.46±0.16、-0.50±0.14、-0.56±0.12、-0.58±0.13。鼻下侧区间Q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96,P=0.047)。
  3.6-11岁鼻上侧、颞上侧、颞下侧及鼻下侧区间平均Q值分别为-0.67±0.20、-0.49±0.15、-0.34±0.12、-0.51±0.15,12-17岁鼻上侧、颞上侧、颞下侧及鼻下侧区间平均Q值分别为-0.64±0.22、-0.49±0.16、-0.35±0.12、-0.44±0.13,除鼻下侧区间Q值在两个年龄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49,P=0.032)外,其余三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4.眼轴与鼻上侧区间Q值存在线性相关关系(r=0.283,P=0.002),与鼻下侧区间Q值也存在相关关系(r=0.301,P=0.001),与颞上侧、颞下侧区间Q值均无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099、-0.113,P>0.05)。
  5.前房深度与鼻上侧区间Q值存在相关关系(r=0.278,P=0.002),与鼻下侧区间Q值也存在相关关系(r=0.252,P=0.006),而与颞上侧及颞下侧区间Q值无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159、0.058,P>0.05)。
  6.右眼鼻上侧、颞上侧、颞下侧、鼻下侧区间平均Q值分别为-0.66±0.20、-0.48±0.15、-0.34±0.12、-0.36±0.12,左眼鼻上侧、颞上侧、颞下侧、鼻下侧区间平均Q值分别为-0.68±0.18、-0.51±0.15、-0.36±0.12、-0.50±0.17,除在鼻下侧区间左眼及右眼角膜Q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余各组间眼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7.男性鼻上侧、颞上侧、颞下侧、鼻下侧区间平均Q值分别为-0.64±0.18、-0.48±0.16、-0.37±0.13、-0.50±0.15,女性鼻上侧、颞上侧、颞下侧、鼻下侧区间平均Q值分别为-0.70±0.20、-0.51±0.14、-0.34±0.11、-0.49±0.17,性别在鼻上侧区间及颞下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75、-2.021,P<0.05),在颞上侧及鼻下侧区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8.直径范围为6mm、7mm、8mm、9mm、10mm的Q值均在-1~0之间。6mm、7mm、8mm、9mm、10mm直径范围Q值分别为-0.30±0.14、-0.34±0.13、-0.38±0.13、-0.42±0.13、-0.46±0.12,不同直径范围Q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514,P<0.001)。6mm与7mm直径范围Q值、7mm与8mm直径范围Q值、8mm与9mm直径范围Q值及9mm与10mm直径范围Q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9.眼压与鼻上侧、颞上侧、颞下侧、鼻下侧区间Q值均无线性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064、0.088、-0.145、0.071,P>0.05)。
  结论:
  1.应用正切曲率半径法推算学龄期儿童角膜前表面区间Q值提示角膜每个区间Q值均介于-1~0,平均Q值为-0.50±0.11。正切曲率半径法推算学龄期儿童角膜前表面区间Q值稳定性更好。
  2.学龄期儿童角膜前表面区间Q值存在差异:鼻上侧较颞上侧曲率变化快,鼻上侧较鼻下侧曲率变化快,颞上侧较颞下侧曲率变化快,鼻下侧较颞下侧曲率变化快。对学龄期儿童角膜前表面进行分区讨论是必要的,使建立基于Q值的学龄期儿童全角膜前表面数字模型的实现成为可能。
  3.学龄期儿童角膜前表面区间Q值与眼别、屈光度、年龄、眼轴、前房深度及性别相关。讨论学龄期儿童角膜前表面分区Q值要综合考虑这些眼部因素和全身因素,角膜区间Q值在学龄期儿童近视发生发展可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1.本研究旨在观察白内障手术并Toric人工晶体植入术后Toric人工晶体的稳定性,包括轴向旋转稳定性及人工晶体倾斜稳定性。2.观察Toric人工晶体稳定性的可能影响因素。3.观察Toric人工晶体稳定性与术后效果的相关性。  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自身对照研究。本研究观察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行白内障手术联合Toric人工晶体(toric intra
学位
目的:  采用Alpins矢量分析法分析评价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ransepithelial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TransPRK)矫正不同度数散光的效果以及眼内散光对其矫正效果的影响。  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屈光手术中心进行TransPRK手术矫正近视散光的患者共157例(
学位
背景及目的:  随着纳米技术和纳米医学的快速发展,纳米材料因其易于制备,可降解,对正常生物组织的刺激小等优异性能,在医学领域已取得广泛应用,如医学基础研究、临床诊断与治疗、药物的生产与传送以及植入性材料的开发等。1980年以来,纳米技术开始应用于眼科,逐渐在眼病诊疗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通过纳米技术能够更加深入地研究和描述眼部各种组织的结构和形态,克服眼部药物穿透性差、生物利用度低的不足等缺陷
背景及目的:  由于滥用抗生素及由此产生的耐药性病原体,细菌耐药性已对全球健康构成威胁。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做出了许多努力来开发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抗微生物剂。超分子抗菌剂由于其出色的可设计性,高可调性和易于合成而成为抗生素最有希望的替代品。尤其是超分子肽材料的设计和制造已经引起了抗菌研究的极大兴趣,因为它们可以模拟天然存在的阴离子脂肽和阳离子抗微生物肽。在结构上,脂肽由阴离子肽(6至7个氨基酸)组
目的:使用配备Angiovue的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技术(SD-OCT)探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黄斑区内层视网膜微血管及微结构的变化特征。  方法: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8年5月至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就诊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40例(80眼),分为狼疮性视网膜病(LR)组14例(22眼)和狼疮患者无视网膜病变(NLR)组32例(58眼)。同时招募与疾病组年龄、
学位
研究背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es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最常见的神经微血管性并发症之一。目前临床还没有一种治疗方式能完全减轻糖尿病所引起的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进展或逆转视网膜损伤。丹参(鼠尾草科),是一种传统的中草药,其干根几十年来一直用于治疗心脏、血管和造血系统疾病。DR发病机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就是氧化应激所诱导的视网膜神经
学位
研究背景:  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是一种进行性眼部遗传病,其主要特征是色素上皮以及光感受器功能逐渐退化,目前尚未出现有效的治疗方法。这一病变的遗传形式主要有三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以及X连锁遗传。其中,X连锁遗传(X-linked retinitis pigmentosa,XLRP)虽发病率低,但症状最严重,易致盲。现已知在XLRP中最常
目的:  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是一种遗传性的视网膜退行性病变,以视杆细胞以及视锥细胞的原发性病变为特征,目前已经发现的致病基因有65个。虽然有越来越多的致病基因被发现,但是视网膜色素变性确切的致病机制尚不明确。并且来自一个家庭的兄弟姐妹,携带相同致病基因的不同患者的疾病进程往往也存在着较大差异,造成这种异质性和个体差异的原因仍不清楚。虽然多种多样的动物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