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中国对外开放格局不断升级,经济社会发展也取得了日新月异的突破性变化,对外开放已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2013年8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成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随后,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逐步形成了“由点到线,由线及面”的全方位布局,截至2020年已有25个省份设立了自由贸易试验区。当前,中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中必须深入贯彻新发展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中国对外开放格局不断升级,经济社会发展也取得了日新月异的突破性变化,对外开放已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2013年8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成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随后,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逐步形成了“由点到线,由线及面”的全方位布局,截至2020年已有25个省份设立了自由贸易试验区。当前,中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中必须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兼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的共同提升。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不仅能够提高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效率,且能够降低能源投入和非期望产出,这与新发展理念是高度一致的。那么,中国设立自贸区这一政策是否有助于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呢?基于上述政策背景,本文利用2003-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测算省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将自贸区建设看作一项准自然实验,综合采用双重差分法、中介效应模型和合成控制法,实证分析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对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和区域异质性。研究表明:(1)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从整体上提升了中国省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对绿色技术进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研发水平、环境保护、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程度以及产业结构对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2)自贸区建设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政策净效应具有日趋增大的动态效应。(3)自贸区建设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其中,上海、福建和天津的政策净效应显著为正,而广东的政策净效应显著为负。(4)外商直接投资是自贸区建设推动绿色技术进步的重要渠道,它对绿色技术进步水平具有不完全的中介效应,约占总效应的40.34%。结合上述分析结果,为深入推进中国自贸区建设,提出下述对策建议:(1)应推动自贸区体系化建设;(2)应尊重自贸区差异化发展;(3)应坚持自贸区生态化发展;(4)应提倡多渠道推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周期性和结构性产能过剩日益凸显,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化解产能过剩的政策措施,旨在通过政府和市场的共同作用有效化解产能过剩,以提升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高能耗、高污染和高排放的工业行业则是绿色转型的主要突破口。由此可见,中国工业行业面临着去产能和绿色转型的双重目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将能源和环境约束纳入到核算框架,是衡量经济效应和环境效益的有
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西部地区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使其实现了持续高速发展,奠定了西部地区向东部跟跑、并跑乃至领跑的基础。而今,为贯彻新一轮大开发战略要求,西部地区要努力实现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打造区域创新高地,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本文以西部地区为研究对象,以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为切入点,探究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实现机制,分析西部
长期以来,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存在着一定的“剪刀差”。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发展,我国逐步放开落户限制,各大城市均实施了低门槛落户政策,进城落户新市民的群体进一步扩大,而学界对于这一规模庞大的群体关注并不多。现实层面上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市后面临着人力资本不足、就业难和收入较低的困境。进城落户新市民的收入问题关系到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的发展状况和后续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对于推动“以人为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指出,长江是中华民族的黄金水道,长江经济带要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的新路子。长江经济带作为中央重点实施的“三大战略”之一,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其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一体化协同推进的任务艰巨且意义重大。文章以长江经济带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一是运用统计指标体系构建法,构建了绿色环境、绿色生
在日趋严峻的全球资源环境约束下,创新和技术升级已成为主导国际竞争的主要特征与趋势。伴随新一轮科学技术变革的到来,我国已步入新旧动能转换,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增长动能,实现经济增长由要素、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对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尤为重要。国家经济发展体系的重要载体为区域经济,因此重视区域经济发展,培育发展新动能,是其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与任务的必然要求。对此,各地区必须重视在开
目前世界正处在知识经济的新时代浪潮中,我国同样处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技术创新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新一轮持续增长的重要内容,而技术创新效率是衡量技术创新活动成果的重要方法,也是技术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因此,技术创新效率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创新水平的高低,也影响着我国未来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与质量的高低。高技术产业是集信息、技术与知识为一体的产业,同时也是体现技术创新水平高低
2020年11月15日,以东盟十国为核心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八年终于正式签订,以维护多边自由贸易体制,建立开放、互惠世界经济为目标,囊括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东盟十国,成为了涵盖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在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中,RCEP的签订对区域各国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尤为重要,特别是对新冠疫情冲击下的经济复苏至关重要。中国2019年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推进,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也造成能源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工业发展已陷入产能过剩、环境污染严重的困局,实现以绿色发展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是摆脱工业发展困局的必由之路。迈入新发展阶段后,面对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约束,如何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发展道路上的关键问题。实现工业绿色发展,需要对环境污染进行有效治理,而绿
在传统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及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增长放缓的双重背景下,新能源因具有可再生、环保及发展潜力大的优势,成为了我国调节能源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一环。但由于我国新能源产业尚处在成长期,面临法律体系不健全、核心技术少、创新水平低等众多问题,使外部投资者对产业发展抱着谨慎、观望的态度,目前产业发展主要依靠银行信贷、政府补助两种方式,这两种融资方式并不能完全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产
消费是促进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然而,受二元经济结构影响,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日益显著。因此,促进消费水平提高、推动消费结构升级成为拉动消费领域提升、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的重要举措。与此同时,“要致富,先修路”,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高铁建设逐步驶入“快车道”。截至2019年底,全国高铁营业总里程达3.59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高铁“新基建”正逐渐成为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