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设全程深施肥、全层施肥、表层施肥及无肥区4个处理(供试品种为东农423),研究了不同处理间氮肥存在部位及其含量分析、不同处理间生长发育的动态变化比较,包括分蘖消长动态变化、叶绿素含量动态变化、叶面积指数动态变化、干物质积累量动态变化、不同处理灌浆期间植株及其各部分器官(叶片、茎鞘、穗部)的养分动态比较、不同处理对灌浆(始期、中期、末期)与成熟期植株吸氮量的影响、成熟期不同处理间氮素利用率的比较、不同处理产量及其构成因素间的比较、不同处理间稻米的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和味度值的比较。其结果如下:(1)全程深施肥方法具有可行性,能够使所施肥料施达到预定的部位,促使水稻生育前期平稳生长,后期优势生长,延长有效分蘖期,增加有效分蘖数,提高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2)在灌浆始期和中期,叶片、茎鞘和穗部的含氮量呈现如下趋势:表施>全层施>全程深施>无肥区,而在灌浆末期则表现为:全程深施>全层施>表施>无肥区。(3)在灌浆始期和中期,全程深施处理的水稻叶片、茎鞘和穗部的吸氮量均较全层施和表施处理低,但叶片、茎鞘的吸氮量占总吸氮量的比例却高于全层施和表施,而穗部的吸氮量占总吸氮量的比例却比全层施和表施低;但是在灌浆末期和成熟期,全程深施处理的水稻叶片、茎鞘和穗部的吸氮量均较全层施和表施处理高,其叶片、茎鞘占总吸氮量的比例也均高于全层施和表施,而穗部的吸氮量占总吸氮量的比例却较全层施和表施低。(4)成熟期各处理的氮素利用率之间差异达极显著(P<0.01),其中,全程深施最高,达60.63%,全层施居中,达44.78%,表施最低,达38.28%.(5)各处理在产量间和蛋白质含量间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且呈现如下趋势:全程深施>全层施>表施>无肥区;各处理的直链淀粉含量、味度值之间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且呈现如下趋势: 无肥区>表施>全层施>全程深施。(6)全程深施肥方法能够提高水稻的产量、穗数和每穗粒数,然而降低了水稻的结实率和千粒重;同时该施肥方法能够提高水稻的蛋白质含量,降低水稻的直链淀粉含量和味度值,使水稻的蒸煮食味品质相对下降,但仍达国家优质米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