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积极稳步推进国际直接投资领域开放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20世纪80年代中国首先开放了外商直接投资(IFDI)领域,2001年加入WTO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更是迅猛增加,2018年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已达1,349.66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另一方面,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虽然起步相对较晚,但近年来随着“走出去”步伐的加快而出现明显加速。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占全球比重连续三年超过10%,达到1,430.37亿美元,且年度存量占全球比重也创下历史新纪录。从双向直接投资情况来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从2014年开始已连续五年高于外商直接投资,中国的双向直接投资对中国以及世界经济的发展均有深远影响。与此同时,汇率是开放经济环境下的重要价格,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和变化不可避免会受到汇率因素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的汇率制度和汇率水平历经了多次调整和变化,尤其是2005年以后人民币汇率弹性开始逐步增加,汇率对中国FDI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有必要就汇率因素对中国FDI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
现有关于汇率因素对FDI影响的研究均假设汇率因素对一国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是一致的,但由于FDI双向投资中投资者的投资动机,风险偏好等因素存在差异,汇率因素对IFDI和OFDI的影响可能存在不一致性。基于此,本文通过确定主要投资国在中国各行业IFDI中的权重以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对象国在中国各行业OFDI中的权重,估算了2007-2017年中国11个行业的IFDI和OFDI有效汇率,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固定效应变系数面板模型,研究了人民币汇率水平、汇率波动以及汇率预期对各行业双向FDI的影响。结果表明,各个行业的IFDI有效汇率和OFDI有效汇率存在很大差异,且汇率因素对IFDI和OFDI的影响仅在少数行业呈现出一致性。人民币升值对部分行业的IFDI有促进作用而对多数行业OFDI有限制作用,人民币汇率波动增大导致多数行业的IFDI增加而OFDI减少,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对多数行业的双向FDI均具有促进作用。稳健性检验进一步分析发现,汇率因素对总量层面和行业层面双向FDI的影响差异较大,这不仅体现在汇率因素对双向FDI影响的一致性特点上,还体现在汇率因素的影响方向上。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结论,本文认为,中国大部分行业的双向FDI存在投资动机和汇率风险偏好的差异,制定汇率政策和行业政策时应针对双向投资的投资动机和风险偏好而有所区别;中国多数行业对外直接投资中对汇率价格因素考虑不足,且外商对中国多数行业的直接投资具有一定的投机性,中国应该加强对IFDI真实性的监管,并在OFDI中更多考虑市场因素的作用。
现有关于汇率因素对FDI影响的研究均假设汇率因素对一国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是一致的,但由于FDI双向投资中投资者的投资动机,风险偏好等因素存在差异,汇率因素对IFDI和OFDI的影响可能存在不一致性。基于此,本文通过确定主要投资国在中国各行业IFDI中的权重以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对象国在中国各行业OFDI中的权重,估算了2007-2017年中国11个行业的IFDI和OFDI有效汇率,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固定效应变系数面板模型,研究了人民币汇率水平、汇率波动以及汇率预期对各行业双向FDI的影响。结果表明,各个行业的IFDI有效汇率和OFDI有效汇率存在很大差异,且汇率因素对IFDI和OFDI的影响仅在少数行业呈现出一致性。人民币升值对部分行业的IFDI有促进作用而对多数行业OFDI有限制作用,人民币汇率波动增大导致多数行业的IFDI增加而OFDI减少,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对多数行业的双向FDI均具有促进作用。稳健性检验进一步分析发现,汇率因素对总量层面和行业层面双向FDI的影响差异较大,这不仅体现在汇率因素对双向FDI影响的一致性特点上,还体现在汇率因素的影响方向上。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结论,本文认为,中国大部分行业的双向FDI存在投资动机和汇率风险偏好的差异,制定汇率政策和行业政策时应针对双向投资的投资动机和风险偏好而有所区别;中国多数行业对外直接投资中对汇率价格因素考虑不足,且外商对中国多数行业的直接投资具有一定的投机性,中国应该加强对IFDI真实性的监管,并在OFDI中更多考虑市场因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