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文献回顾和比较优势理论前沿方法的基础上,对河南省主要粮食作物在2000年至2006年的种植面积、产量、各地区比较优势情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进而结合当前情况具体分析了河南省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所面临的形式,最后结合实际给出相应的对策。首先分析了本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在基本解决了人民温饱问题的基础上,为了提高农民收入,应注重优化粮食品种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布局。比较优势是继农业政策、农业科技之后影响农业结构效率的首要决定性因素,研究河南主要粮食作物的比较优势,据此调整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和布局,实施扶优扶强的非均衡发展战略,重点培育优势粮食作物和发展优势产区,尽快提高河南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和生产力水平。其次从河南省主要粮食作物规模优势、效率优势、综合优势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河南省主要粮食作物中,只有小麦、玉米具有规模优势,其规模优势指数分别为2.40和1.10,而其他粮食作物如稻谷、谷子、大豆、薯类等都不具有规模优势,特别是稻谷,其规模优势指数为0.20,极不具有规模优势。河南省主要粮食作物的效率优势指数都较高,其中小麦、谷子、薯类具有明显效率优势,其效率优势指数分别为1.16、1.00和1.20,而稻谷、玉米、大豆具有较弱效率优势,其效率优势指数分别为0.98、0.91、0.96。河南省主要粮食作物中,只有小麦的综合优势指数达到1.67,具有明显优势,其次是玉米,综合优势指数为0.99,而其他主要粮食作物如稻谷、谷子、大豆、薯类等不具有综合优势指数。最后对河南省主要粮食作物的结构调整进行了分析。扩大优势作物的生产;稳定和调整均势作物生产;缩小、淘汰劣势作物生产。根据自然条件及其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全省建立以优质小麦、优质玉米为主的产业布局,并着力提高小麦、玉米的产量水平,以提高其区域生产能力。适当缩减稻谷、谷子等最不具有比较优势的粮食作物的生产。加快种植业发展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积极适应消费者的需要,努力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