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郑敏是九叶派的著名诗人之一,在诗学理论方面的成果丰硕。随着20世纪中叶现代语言学的迅猛发展及其向其他人文学科的全方位的渗透,诗歌语言问题渐渐成为一个显著的诗学问题。在众多诗学研究者中,郑敏独树一帜,将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同中国新诗批评结合起来,突出地体现了中国当代诗学的语言论转型倾向。从整体上看,郑敏的语言观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补充和完善中,但目前已具备了较系统而稳定的特征。本文力图在对郑敏诗学理论进行细致研读的基础上,在传统/现代,中/西的比较进程中,对郑敏的新诗语言观进行梳理和阐发。论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传统与文言。一、二层阐述郑敏对汉语文言及传统的态度。在众语喧哗、价值失范的90年代,郑敏猛然回首发现文言文的独特魅力和传统文化的精髓,转而撰文呼吁诗歌回归古典,回归传统。第三层深入分析郑敏上述语言观形成的根源。她对汉语传统、古典文言的一系列看法,除了对中国传统语言观纵向的继承外,80年代以来西方解构主义哲学则是更为深厚的理论根基。第四层进而探求其意义和局限。郑敏借助解构主义重新认识东方智慧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然而提问角度及方式则具有明显的片面性。第二部分:“五四”与白话。首先追溯现代汉语的起源。将郑敏的语言观与“五四”时期胡适的语言观进行分析对比,得出郑敏对白话文的态度正是基于对胡适语言观的批判。其次进一步阐述郑敏对白话/文言之争的态度;她对“五四”运动的评价和对白话的态度,其理论基点,正是对西方语言学的理解和阐释上的。不但采用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且反映出德里达解构主义语言学理论的直接影响。最后一层是对新的语言策略的展望。郑敏从现代语言学角度重新审视五四白话文运动,给一直引起争议的白话文运动研究带来新的视角,但批判过激的立场又产生了偏差。应当回到真正的新诗语言范式的探讨上来,力求寻找一种合适现时代的新的语言策略。第三部分:西方与欧化语。从翻译体的由来及郑敏对欧化语言的态度入手,阐述了欧化语言出现的深刻历史根源。在郑敏对五四运动的质疑中,欧化始终处于争执的理论中心之一。郑敏批判欧化语言,关键在于借而不化。郑敏对后新诗潮语言进行批判,指出欧化走势潜藏的危机。第三层追根求源,其理论背景是西方语言学转向及影响。最后一层对郑敏欧化语言观进行评价。在如何对待西方语言理论资源上,郑敏自身的理论与创作存在矛盾,心态也十分矛盾。应摆正继承传统与借鉴西方的关系,力求在汉语和外语之间寻找到一条“中间道路”,从而产生合适的文学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