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胸腺瘤是较常见的胸外科疾病,约有50%的胸腺瘤病人伴重症肌无力,对其病因诊断和治疗都有一定困难。有些病例术后症状长期不缓解甚至恶化,严重困扰患者和诊治医生。特别在临床研究发现,尽管年龄、性别、社会经济地位等一些社会因素相同,组织学类型、分化等病理学改变相同的胸腺瘤病人,有些合并重症肌无力,有些则不合并重症肌无力。这就使我们从基因水平进行考虑是否是由于胸腺瘤本身或胸腺瘤存在引起瘤旁胸腺组织细胞内与自身免疫疾病有关的基因发生了某种变异,而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的紊乱所致。本研究通过检测胸腺瘤合并MG患者瘤组织中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来探讨胸腺瘤组织的细胞凋亡状态与MG发病的关系,进而探讨MG的病因。材料和方法一、材料(一)研究对象所有标本取自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组23例。参考WHO1999年胸腺肿瘤国际组织学分类,其中A型3例、AB型10例、B1型5例、B2型3例、B3型2例。均经新斯的明及肌电图检查阳性确诊MG,术后病理确诊胸腺瘤。胸腺瘤非重症肌无力组:18例。参考WHO1999年胸腺肿瘤国际组织学分类,其中A型1例、AB型8例、B1型5例、B2型2例、B3型2例。术前检查患者无MG及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术后病理确诊胸腺瘤。(二)主要试剂、仪器和来源多克隆兔抗人Fas抗体、单克隆鼠抗人Bcl-2抗体、免疫组化S-P试剂盒和DAB显色试剂盒均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美国Thermo自动免疫组化仪。二、方法(一)实验方法:用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Fas和Bcl-2的表达。结果判定:Fas和Bcl-2蛋白定位于细胞膜和细胞浆,细胞膜和细胞浆内见棕黄色颗粒为阳性。由3名有经验的病理医师在双盲法下独立计数。染色切片上阳性细胞数大于10%者判定为阳性标本。阳性细胞数10~24%为(+);阳性细胞数25~49%为(++);阳性细胞数50~74%为(+++);阳性细胞数大于75%为(++++)。(二)统计学分析:对所得结果各组间采用等级资料两个独立样本比较的Wilcoxon秩和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一、切片HE染色观测结果正常胸腺组织结构完整,髓质及皮质分界清楚,小叶间由大量纤维组织及脂肪组织充填。高龄患者与低龄患者比较,只是胸腺脂肪组织所占比例增高而已。胸腺瘤组织由上皮细胞与淋巴细胞以不同比例混合组成。上皮细胞为圆形或卵圆形,体积较淋巴细胞大,分布于整个胸腺中,无皮质髓质之分,结构单一,胞浆量少,细胞核染色较浅。二、两组标本Fas和Bcl-2检测结果Fas和Bcl-2阳性染色可在细胞膜或细胞浆呈棕黄色。Fas和Bcl-2阳性细胞在正常胸腺的髓质及皮质均有分布,但Bcl-2以髓质为。Fas和Bcl-2阳性细胞在胸腺瘤组织中呈均匀分布,Fas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上皮细胞为主的肿瘤细胞中,Bcl-2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淋巴细胞为主的肿瘤细胞中。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组Fas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胸腺瘤非重症肌无力组(Fas:u=3.802,P<0.01);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组Bcl-2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胸腺瘤非重症肌无力组(Bcl-2:u=2.873,P<0.01)。结论1、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组与胸腺瘤非重症肌无力组Fas阳性细胞数的显著差异,提示Fas在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发病中有重要意义。2、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组与胸腺瘤非重症肌无力组Bcl-2阳性细胞数的显著差异,提示Bcl-2在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发病中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