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留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是对外汉语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标点符号又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国内有关对外汉语标点符号的教学研究大多是通过分析留学生偏误,并提供一些相应的教学策略和偏误纠正策略,很少涉及汉语标点符号的学习难度,缺乏系统性。同时,一些研究表明,如果采取和语言发展顺序相一致的学习顺序就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现有的和习得顺序相关的研究大多是和词汇、语法、句式相关的,而本文将致力于探究标点符号的习得顺序。笔者选取常用的10个标点符号,并找出相应的8个标点符号(英语中不存在顿号和书名号),从“符、形、义”三个角度对汉英标点符号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标点符号之间的相似点和差异点。根据这些差异点,将汉英标点符号的差异度分为六个等级。同时,分析汉语标点符号的功能用法,从认知角度对比标点符号功能和用法的复杂度,将标点符号的认知难度等级分为三类,由语言意义可判定的标点符号划为一级认知难度;由语义和语境共同判定的划为二、三级认知难度。本文搜集了118篇美国留学生输出语篇(包括标注版和原版)中的错误类型,将这些偏误形式偏误和功能偏误两种类型。形式偏误包括书写形式的偏误和行段位置偏误,功能偏误分为多余(误加)、错误(误代)、空余(遗漏)三个类型。这些偏误产生的原因,大多是受到母语干扰、目的语规则泛化、语言认知难度、教材等因素的影响。同时,笔者用统计留学生作文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数量和相对偏误频率,发现语言认知难度引起的偏误数量最高,其次是母语负迁移,这为测定标点符号习得顺序提供了一定依据。最后,笔者以标点符号的语言认知难度等级为主,参考汉英标点符号的差异难度等级和留学生作文中标点符号使用频率以及相对偏误频率,探究美国留学生汉语标点符号的习得顺序。参照该习得顺序提出相关的教学意见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