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期间学生的教育收获对其就业及职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基于追踪数据的分析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g_tm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202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到1067万人,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当务之急就是要解决好“就业”问题。由于疫情问题复杂多变、就业压力总量不减、结构性矛盾突出等不确定因素的出现,使得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为了应对瞬息万变的社会和劳动力市场,越来越多的学生希望能够获取与职场相匹配的能力和素养;同时,伴随着社会舆情对就业形势的渲染,社会上开始出现类似“读书无用论”、“读书无望论”的声音。那么,学生大学期间的教育获得在其就业和职业发展等社会化过程中究竟起到什么作用?教育收获,表现为学生在学业成绩(客观)、知识体系、能力(迁移能力、操作能力等)、价值观等方面(主观感知)的综合成长,是构成学生在校发展的重要内容。教育收获的差异可以有效预测学生的就业差异,也为不同群体职业发展差异提供解释,从而有助于理解学校教育之于学生发展的作用。为此,探究大学期间教育收获增值的作用及对就业与职业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有助于理解学生就业及职业发展的差异,并为提升学生就业质量、促进职业发展献计献策。纵观国内现有关于大学教育收获与就业及职业发展的关系研究,碎片化和表层化趋势明显,多是就现象谈现象,缺乏深入的系统分析;二是研究以横截面研究(cross-sectional)为主,缺乏动态追踪分析,不能充分描述因果关系。鉴于此,本研究基于江苏某高校2012级-2015级学生在校期间的“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China College Student Survey,CCSS)”调查,以及毕业后半年与毕业后三年的追踪调查(麦可思调查)基础上,构建大学生从入学至毕业半年、毕业三年职业发展的成长链,不仅关注学生在校期间的教育获得变化,同时动态追踪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毕业三年后职业发展的状况,力图通过构建多水平模型探究大学期间的教育收获增值对其未来就业及职业发展的影响。首先,探究大学期间学生的教育收获现状及四年间增长变化情况。发现大学生的主观感知教育收获、客观学业成绩收获(绩点GPA)基线水平(大一)分别为60.242(满分100)、2.680(满分4),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随着年级增长,教育收获水平不断提高,数据拟合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体现了大学生教育收获增长变化的非线性增长规律。跨届(组)检验表明,四届学生的教育收获增长趋势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同一学校的不同届学生教育收获增值趋势保持稳定性和一致性。其次,分析毕业生就业及职业发展现状。其中,关于变量的选择,我们用起薪、就业单位性质和就业满意度衡量就业状况,而职业发展指标中,包含薪酬、单位性质、满意度、职位高低和职位晋升。结果表明,90%的毕业生能够顺利找到工作,就业流向以国内就业为主,其中毕业生起薪近五成在5000元以上,但就业满意度不尽如人意,有近三成学生表示对现状不满意;毕业生职业发展现状中,薪酬、就业单位性质、职业发展满意度、职位晋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城乡差异以及家庭背景差异。其中,近八成毕业生毕业三年后薪资在6000元以上,40%的学生在三年内获得职位晋升,将近半数的学生就职于民营企业,但满意度较就业时期而言有所上升。再次,构建多水平回归模型,探究大学期间的教育收获增值对学生就业及职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主观感知教育收获和客观学业成绩对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均存在正向影响,且主观教育收获增值的影响大于客观的学业成绩影响,主观感知教育收获中,知识收获对就业的影响更大,能力和价值观收获则对职业发展影响更大。第二,主观感知教育收获增值越多,毕业生的就业起薪越高、在“党政机关或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就职率越高;且主观感知教育收获中,知识收获较能力和价值观对就业的影响程度更大。第三,主客观教育收获增值对学生职业发展的影响存在差异,主观感知教育收获对毕业生三年后的薪资、职位高低和职位晋升有影响,客观学业成绩收获仅对职业发展单位性质产生影响;就影响程度而言,职业发展的薪酬受能力收获影响最大,单位类型受知识收获影响更大。第四,从教育收获增值的影响随时间变化来看,主观感知教育收获随时间增加,对就业和职业发展影响逐渐变强,客观的学业成绩影响随时间逐渐减弱。第五,从教育收获增值对毕业生职业发展变化的影响来看,教育收获增值越高,其职业发展越好(职位晋升度和薪酬增值度越高),但其满意度则相反。最后,教育收获对就业和职业发展影响的跨届(二届)检验表明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教育收获增值对就业和职业发展影响的模型稳健性和研究结果的可靠性。鉴于以上结论,本研究建议:第一,加强大学教育,提升教育收获增值,促进学生更好就业。对于大学生而言,不仅要夯实大学期间的学业基础,更要提高能力,不断增强就业竞争力。就高校而言,要遵循学生教育收获增值的发展规律,利用规律开展教育教学,促进学生更好成长更多收获。第二,重视教育收获增值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作用,将大学教育纳入学生职业发展提升框架,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与职业发展长效机制,,促进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第三,重视家庭等社会资本对学生就业及职业发展的影响,促进教育公平。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显示技术的进步极为明显,而其中,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屏幕则正在高速发展,并性能更优于液晶显示(LCD)屏幕。而OLED最大的突破在于,将磷光材料替代最开始的荧光材料运用于发光材料。在所有的磷光材料中,金属配合物的磷光量子产率更高,三重态的辐射时间较短,有更高的热稳定性以及化学稳定性,通过构建具有刚性位阻的四齿金属配合物,以及引入性能优异的给电子基团咔唑,不
学位
随着5G技术的快速兴起和B5G前沿技术的不断突破,智能设备在种类、数量和应用范围上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这一技术发展趋势使得不同场景下智能设备之间所形成的物联网规模也在飞速提升。相较于传统的面向话务和流量服务的蜂窝网络,物联网更多面向的是对于数据的计算和处理,而海量的计算节点也使得分布式网络架构成为物联网场景中重要的应用范式。在分布式网络架构所组成的物联网场景中,大量用于计算的网络节点都具有计算
学位
双稳态分子基磁性材料因其在分子电子和纳米级器件中的潜在应用而成为研究的热点,自旋交叉(Spin Crossover,SCO)分子就是这样一类双稳态材料。高自旋(High Spin,HS)与低自旋(Low Spin,LS)状态之间的转变由外部参数(即温度、压力、光照等)的变化驱动,并伴随着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变化。因此,自旋交叉材料在分子电子学、数据存储和显示设备等领域具备应用潜力。基于此,本论文设计并
学位
即使在现代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癌症往往也是一种无计可施的重大疾病,尤其是常见的三大实体恶性肿瘤:肺癌、肝癌和胃癌均没有任何通用性的特效药,严重威胁着人民的健康生活。因此对于肿瘤诊断、治疗及术后康复的研究还非常重要,且很有意义。对于肿瘤诊断而言,荧光成像,特别是近年发展起来的NIR-Ⅱ荧光成像,具有生物组织吸收弱、穿透性强、分辨率高等特点,已经在肝癌患者的临床手术中得到应用。NIR-Ⅱ荧光成像相对于
学位
开发具有诊断和治疗特性的新型功能材料一直是生物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纳米材料因具有大的表面积,有利于在表面连接各种诊断治疗模块,例如连接成像分子、靶向配体、治疗试剂以及各种功能化聚合物,可以实现高的成像诊断和治疗效果,已被广泛用于诊疗平台的设计。其中,金属硫化物纳米材料已成为过去十年中研究最多的纳米材料之一,它们具有许多诊疗领域所需的优秀特征,如高消光系数、易于表面功能化、热稳定性、强荧光发射、光声
学位
当前,电子商务发展迅速,网络购物市场规模逐渐变大,线上直销渠道和线下零售渠道加速融合。随着消费者对网络购物模式接受度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制造商通过开设线上直销渠道向终端消费者销售产品,这可能导致供应商与其独立的下游零售商或分销商之间的竞争。这种竞争在文献中通常被称为“制造商入侵”。例如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以及电子产品生产商苹果、戴尔和三星等长期以来都将其产品销售给下游子公司或零售商,而后建立起自己的线
学位
早在50年前,第一个液晶显示器(LCD)就已经成功制备,迄今液晶显示器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液晶显示器中,液晶聚合物显得尤为重要,随之发展,人们发现了性能更为优良的液晶共轭聚合物(LCCP),它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高性能材料,它既具有π-共轭聚合物的特点又具有液晶聚合物的特点。随着研究发现LCCP的光电性能十分优异,因此其不仅可以应用于LCD还可以应用于其他发光器件,为了更好的实现LCCP的性能,对于链
学位
柔性可拉伸电子器件因为具备可弯曲性、高柔韧性等优势广泛应用于柔性储能器件、电子皮肤、健康监测等领域,引起学术界以及产业界的密切关注。电极作为柔性可拉伸电子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器件性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当前应用最广泛的透明电极为氧化铟锡(ITO)透明电极,由于其生产工序繁琐、制造成本高、质地脆、柔性差等缺陷,因此无法满足柔性可拉伸电子器件的发展需求。鉴于此,本论文着重从新型柔性透明电极的设计制备、性
学位
有机共轭材料由于其优异的光电性能以及低生物毒性等优点,在生物传感、成像和治疗领域中有着很高的适用性。光疗是一种新兴的光触发癌症治疗方法,具有无创、高时空选择性和低副作用等优点而被许多人关注。光疗主要包括光动力治疗(PDT)和光热治疗(PTT)这两种方式。PDT通过光敏剂电子或能量转移将周围的分子氧转化为细胞毒性活性氧从而杀死肿瘤细胞。PTT通过光热剂将近红外光转化为热量来消融肿瘤细胞。荧光成像是一
学位
实时、原位的空间温度传感在现代工业和智能工业中至关重要。基于耐热有机荧光材料的发光测温技术具有快速响应、无创检测、高空间分辨率、抗电场/磁场干扰、易于制造、远程处理安全以及可监控移动物体等优势。然而,在高温条件下,由于非辐射失活的增加,有机材料的发光通常会显著淬灭,导致高温下检测灵敏度显著降低。这限制了它们在大范围和高温传感中的应用。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