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的观念中,人们将雕塑称之为“凝固的艺术”,在雕塑发展的几百年间,它一直以静态的、可视的、可触的三维物体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并通过艺术家对雕塑作品的造型形象的把握和空间形式的处理反映创作初衷或社会现实。雕塑作品因其静态的特征仅能够传达出事物在运动过程中的一个转瞬即逝的动势,因此,这即成为它不具备自然叙述性的主要原因,却又成为雕塑作品能以生动、活灵活现的状态呈现给观众的重要原因。然而,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转变,在现代雕塑艺术中新材料的运用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随之而来的出现了反传统的声光艺术、动态雕塑以及软雕塑等等倚靠新材料发展起来的雕塑艺术作品。本文首先论述了材料在雕塑艺术中的决定性作用,并将传统雕塑与当代雕塑进行对比,提出对于综合材料的运用与拓展。中国当代雕塑创作中材料的转变经历了继承传统、借鉴西方和个性创新三个阶段,并在材料的运用中呈现创新与个性化趋势,提出新材料在我国当代雕塑创作中的作用与意义,以及科技的发展对于我国新材料运用的影响。新材料的种类层出不穷,本文以有机高分子材料、软材料、纸材料、光材料、负离子材料和现成品为例,论述了新材料在我国当代雕塑创作中的探索与应用。在对于新材料语言的运用上,总结了材料的组合、材料的错位、材料的提炼及材料的改造四种创新手法,将材料在当代雕塑艺术创作中的运用上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总而言之,新材料在我国当代雕塑艺术的发展过程中祈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艺术家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将新材料合理地运用到艺术创作中,以创作主体的态度来看待材料的发展与创新。在现代雕塑艺术创作中,对于新材料的使用和探索层出不穷,对于高科技的运用也屡见不鲜。材料作为雕塑艺术的载体呈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势,我国在雕塑艺术的新材料发展上要以开放而严谨的态度迎接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