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呼吸道上皮细胞体外培养体系的建立及PRRSV在体系中的感染特性

来源 :吉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_T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为更好的模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在猪体内的感染环境,拟建立PRRSV在呼吸系统的感染模型,为PRRSV体外研究提出新的方法,成功制备猪呼吸道上皮细胞体外培养体系:猪肺组织精细切片培养体系(Precision-cut lung slices,PCLS)和猪呼吸道上皮细胞气液培养体系(Air liquid interface,ALI)。
  PCLS是肺组织的1种体外培养体系,含有猪肺组织几乎所有的细胞。针对制备的PCLS进行支气管上皮细胞纤毛活性评估,活/死细胞染色,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鉴定纤毛细胞、杯状细胞和猪肺泡巨噬细胞(PAM)的完整性与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制备的PCLS纤毛活性保持良好,大部分上皮细胞和肺组织细胞在制备后7d仍为活细胞,支气管上皮细胞保存完好且在肺组织内分布着大量PAM细胞。利用本实验室分离保存的HuN4、XD-15、WK-34、WK-38、LCL-75和DL-1510PRRSV毒株感染PCLS,结果表明6株PRRSV毒株均可感染PCLS,但在PCLS内的生长特性不尽相同。为进一步阐明PRRSV在PCLS中的感染特性,将制备好的PCLS分为8组,其中4组在PCLS培养体系中加入无特定病原体(SPF)猪的原代PAM细胞,然后分别用干扰素-γ(IFN-γ)和脂多糖(LPS),白介素-4(IL-4)将PCLS体系中的PAM细胞活化为M1型巨噬细胞和M2型巨噬细胞,HuN4毒株感染活化和未活化的PCLS。通过病毒滴度、基因拷贝数的测定,表明IFN-γ和LPS活化PCLS后对HuN4的复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实验证明HuN4感染PCLS能够诱导其产生细胞毒性,并且PAM细胞数量较高的PCLS组LDH释放量更高,表明PAM细胞的数量和病毒诱导PCLS产生细胞毒性呈正相关性;建立检测细胞因子IL-4、白介素-10(IL-10)、干扰素-α(IFN-α)和干扰素-β(IFN-β)mRNA变化的相对荧光定量法,测定HuN4感染PCLS后细胞因子IL-4、IL-10、IFN-α和IFN-β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HuN4感染PCLS后IL-4mRNA表达未见明显变化,Ⅰ型干扰素IFN-α和IFN-βmRNA表达得到抑制,IL-10mRNA表达水平升高。本研究对于PRRSV在肺组织感染引起的天然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特点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本研究建立了猪呼吸道上皮细胞气液培养体系。该培养体系包含基底细胞、纤毛细胞和黏液生成细胞。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LI上皮细胞的分化程度,结果表明制备的ALI分化良好,在分化4周后纤毛的覆盖率能达到70%。说明本研究建立的ALI能够模拟呼吸道上皮的生物学功能,可用于呼吸系统病原体在上皮细胞中感染特性的研究。
  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的制备猪肺组织精细切片体外培养体系与猪呼吸道上皮细胞气液培养体系。本实验室保存的6株PRRSV分离毒株能够成功的感染猪肺组织精细切片体外培养体系,对于研究PRRSV在肺组织中的感染特性具有重要意义。利用HuN4感染活化后的PCLS,结果表明含有M1型巨噬细胞的PCLS对于HuN4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并且PAM细胞数量能够影响病毒对肺组织产生的细胞毒性;同时测定HuN4感染PCLS后细胞因子IL-4、IL-10、IFN-α和IFN-β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HuN4感染PCLS后IL-4mRNA表达未见明显变化,Ⅰ型干扰素IFN-α和IFN-βmRNA表达得到抑制,IL-10mRNA表达水平升高。本课题为研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在呼吸系统中的感染特性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期刊
在全世界的幼小动物和儿童中,引起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因是A型轮状病毒。在猪产业中,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来源是猪轮状病毒(PRV)感染,因此,为了预防感染需要先进的有效疫苗。对于预防PRV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效的RV疫苗非常重要,因为目前尚无特定的抗病毒治疗方法。粘膜免疫的诱导对于预防PRV感染很重要,并且与保护相关的免疫反应本质上是最重要的粘膜免疫。猪轮状病毒蛋白VP6是亚单位疫苗中最重要的候选
牛呼吸系统疾病(Bovine respiratory disease,BRD)是全世界牛生产中的一种主要流行疾病。BRD对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具有深远影响,给畜牧养殖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BRD病因极其复杂,不良环境、支原体、病毒和细菌都可能导致牛发病。其中细菌性病原体,化脓隐秘杆菌(Trueperella pyogenes, T.pyogenes)、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
埃博拉病毒病(Ebola virus disease, EVD)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具有高致病性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可引起人类和非人灵长类动物的严重出血热,其中以苏丹型(Sudan ebolavirus, SUDV)和扎伊尔型(Zaire ebolavirus, EBOV)埃博拉病毒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近年来,埃博拉病毒病不断对全球公共卫生造成严重威胁。特别是西非2014-2016年暴发的EV
2014年之后,我国H5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influenzavirus,AIV)的流行势态呈现出H5N1亚型、H5N2亚型、H5N6亚型、H5N8亚型等多种亚型共存的现象。近年来,世界范围内H5N6亚型、H5N8亚型AIV的流行,不仅造成数万羽家禽发病死亡,全球各地养禽业损失惨重,还威胁到了野生禽鸟和人类的生命安全。所以,H5N6亚型、H5N8亚型AIV的诊断鉴定,以及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尤为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新城疫病毒强毒株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禽类烈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在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近年来,随着我国防控工作力度的加大,疫情发生几率明显下降,感染率总体维持到较低水平。但是局部地区仍然污染严重,呈现持续性地方流行。当前我国流行的毒株为基因Ⅶ型,而当前最广泛的疫苗株多为基因Ⅱ型,疫苗组与流行株基因
猪伪狂犬病是由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作为极难防疫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可感染包括猪、牛、羊在内的40多种家畜、家禽和野生动物等,但是猪是唯一能够在急性原发感染中存活并且表现出亚临床症状和潜伏感染特性的宿主。传统的Bartha-k61株疫苗因具备良好的免疫效果而被广泛使用,但是近年来PRV变异较为明显,导致传统疫苗的保护效果大幅度降低,自
鸡球虫病是一种或多种艾美耳球虫寄生于鸡肠上皮细胞而导致鸡消化道损伤的一种原虫病,严重制约着家禽养殖业的发展。鸡球虫种类众多,不同球虫寄生部位也各异,在掠夺宿主营养同时造成消化道损伤,多种艾美耳球虫中以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E.tenella)对养禽业发展影响最为严重。针对该病防治目前仍依赖于化学药物,但药物残留和耐药虫株问题限制其使用,而市场上销售的活虫疫苗也存在返毒的危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