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临床相关因素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并发症(异动症和症状波动)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DRD2、ANKK1、COMT、SLC6A3、BDNF、DRD3、MAO-B等易感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运动并发症之间的相关性,从而探索异动症和症状波动可能的发生机制。
方法:1.收集2014年6月到2015年9月期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门诊确诊的帕金森病患者144例,并完成人口学特征和临床相关资料的收集。2.采集受试者外周静脉血,离心后提取全基因组DNA,留取上层血浆检测左旋多巴血药浓度。3.设计扩增引物及探针,进行PCR反应及扩增产物纯化,采用SNaPshot SNP分型技术进行SNP位点的基因型检测。4.进行临床基线资料和基因型检测结果的比较分析,并采用logistic回归进一步分析临床相关危险因素及易感基因多态性与运动并发症发生的相关性。
结果:1.人口学特征及临床资料的比较:异动症组与对照组中,发现两组之间的性别(女性)(p=0.018)、发病年龄(p=0.001)、病程(p=0.000)、UPDRSⅡ(P=0.003)、H-Y分期(p=0.000)、左旋多巴治疗时间(p=0.000)、左旋多巴平均每日剂量(0.000)、左旋多巴平均每日等效剂量(p=0.000)等临床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症状波动与对照组中,发现两组之间的发病年龄(P=0.002)、病程(P=0.000)、UPDRSⅠ(P=0.027)、UPSRSⅡ(P=0.001)、H-Y分期(p=0.003)、MMSE(P=0.023)、左旋多巴治疗时间(p=0.000)、左旋多巴平均每日剂量(p=0.000)、左旋多巴平均每日等效剂量(p=0.000)等临床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SNP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析结果显示:DAT基因rs6347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在异动症组与对照组及症状波动组与对照组的分别比较中均存在显著差异(p值分别为0.002、0.029),rs393795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在症状波动组与对照组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p=0.027)3.将具有显著差异的临床因素及基因多态性纳入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后,结果显示:异动症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女性、H-Y分期、MMSE、发病年龄、左旋多巴治疗时间、左旋多巴平均每日等效剂量(LED)等临床因素以及rs4680位点(AG+AA、AG基因型)、rs7127505位点(CC+CT、CT基因型)可能是增加异动症发生风险(P<0.05,OR>1));而在症状波动在与对照组相比较中,发病年龄、左旋多巴治疗时间、左旋多巴平均每日等效剂量(LED)等临床因素可能是症状波动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OR>1),而rs1800497、rs3765450两个位点的AG基因型可能降低症状波动的发生风险(p<0.05,OR<1)。
结论:1.女性、更早的发病年龄、更严重的H-Y分期、更高的MMSE评分、更长的左旋多巴治疗时间、更高的左旋多巴平均每日等效剂量(LED)等临床因素增加异动症发生风险,是异动症可能的独立危险因素。
2.更早的发病年龄、更长的左旋多巴治疗时间、更高的左旋多巴平均每日等效剂量(LED)等临床因素增加症状波动的发生风险,是症状波动的可能独立危险因素。
3.COMT基因的rs4680位点中AG+AA及AG基因型以及BDNF基因的rs7127507位点中的CC+CT及CT基因型增加异动症的发生风险,推测rs4680位点的A等位基因与rs7127507位点的C等位基因是异动症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
4.DRD2基因中rs1800497位点的AG基因型和SLC6A3基因中rs3765450位点的AG基因型降低症状波动发生的风险,是症状波动发生的可能保护因素。
方法:1.收集2014年6月到2015年9月期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门诊确诊的帕金森病患者144例,并完成人口学特征和临床相关资料的收集。2.采集受试者外周静脉血,离心后提取全基因组DNA,留取上层血浆检测左旋多巴血药浓度。3.设计扩增引物及探针,进行PCR反应及扩增产物纯化,采用SNaPshot SNP分型技术进行SNP位点的基因型检测。4.进行临床基线资料和基因型检测结果的比较分析,并采用logistic回归进一步分析临床相关危险因素及易感基因多态性与运动并发症发生的相关性。
结果:1.人口学特征及临床资料的比较:异动症组与对照组中,发现两组之间的性别(女性)(p=0.018)、发病年龄(p=0.001)、病程(p=0.000)、UPDRSⅡ(P=0.003)、H-Y分期(p=0.000)、左旋多巴治疗时间(p=0.000)、左旋多巴平均每日剂量(0.000)、左旋多巴平均每日等效剂量(p=0.000)等临床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症状波动与对照组中,发现两组之间的发病年龄(P=0.002)、病程(P=0.000)、UPDRSⅠ(P=0.027)、UPSRSⅡ(P=0.001)、H-Y分期(p=0.003)、MMSE(P=0.023)、左旋多巴治疗时间(p=0.000)、左旋多巴平均每日剂量(p=0.000)、左旋多巴平均每日等效剂量(p=0.000)等临床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SNP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析结果显示:DAT基因rs6347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在异动症组与对照组及症状波动组与对照组的分别比较中均存在显著差异(p值分别为0.002、0.029),rs393795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在症状波动组与对照组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p=0.027)3.将具有显著差异的临床因素及基因多态性纳入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后,结果显示:异动症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女性、H-Y分期、MMSE、发病年龄、左旋多巴治疗时间、左旋多巴平均每日等效剂量(LED)等临床因素以及rs4680位点(AG+AA、AG基因型)、rs7127505位点(CC+CT、CT基因型)可能是增加异动症发生风险(P<0.05,OR>1));而在症状波动在与对照组相比较中,发病年龄、左旋多巴治疗时间、左旋多巴平均每日等效剂量(LED)等临床因素可能是症状波动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OR>1),而rs1800497、rs3765450两个位点的AG基因型可能降低症状波动的发生风险(p<0.05,OR<1)。
结论:1.女性、更早的发病年龄、更严重的H-Y分期、更高的MMSE评分、更长的左旋多巴治疗时间、更高的左旋多巴平均每日等效剂量(LED)等临床因素增加异动症发生风险,是异动症可能的独立危险因素。
2.更早的发病年龄、更长的左旋多巴治疗时间、更高的左旋多巴平均每日等效剂量(LED)等临床因素增加症状波动的发生风险,是症状波动的可能独立危险因素。
3.COMT基因的rs4680位点中AG+AA及AG基因型以及BDNF基因的rs7127507位点中的CC+CT及CT基因型增加异动症的发生风险,推测rs4680位点的A等位基因与rs7127507位点的C等位基因是异动症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
4.DRD2基因中rs1800497位点的AG基因型和SLC6A3基因中rs3765450位点的AG基因型降低症状波动发生的风险,是症状波动发生的可能保护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