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之债中的第三人代偿研究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vincent_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在司法实践中第三人代偿税收债务的案件层出不穷,但由于税收之债第三人代偿理论的薄弱以及相关法条的缺失,导致司法机关对税收之债第三人代偿的性质认定不一,并且对第三人代偿后的相关衍生权利认识不足。本文试图在税收之债理论的基础上,以司法实践中出现的焦点问题为逻辑起点,从合理性、合法性、正当性三个角度论证税法援引第三人代偿制度的可行性,最后尝试从宪法和法律两个层面构建税收之债的第三人代偿制度体系。除引言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遵循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理论论证再到解决问题的逻辑进路。第一部分是“税收之债第三人代偿在司法实践中的困境”。通过对司法实践中典型案例的分析,一方面,明晰了司法实践中存在对税收之债第三人代偿的性质认定不同和对税收之债第三人代偿的相关衍生权利的判定存在偏差的问题。另一方面,分析了问题的形成原因。第二部分是“税收之债第三人代偿的认识和界定”。首先,对税收之债的基础理论和第三人代偿的概念进行概述,明确了本文的理论基础和论证范围。在对“税收权利关系说”和“税收债务关系说”的比较中,得出“税收债务关系说”更符合我国当前的历史背景、社会发展趋势和立法趋势的结论。通过对第三人含义的界定、第三人代偿种类的划分,明晰了第三人的范围。其次,在对税收之债第三人代偿与其相关概念的区分中,明确在法律未作规定的前提下,应将税收之债第三人自愿代偿的性质认定为无因管理之债,但第三人自愿代偿税款的行为并不符合无因管理制度的目的,因此应在法律中对税收之债第三人代偿的性质作出规定。最后,对税收之债第三人代偿的相关衍生权利作出分析。第一,在对第三人代偿分类讨论的基础上,肯定了税收之债第三人自愿代偿后的追偿权。第二,厘清税法中的借用概念问题后,基于公平原则和税法主体的特殊性,应赋予约定第三人代偿和第三人自愿履行中第三人有限的代位权。第三,通过质疑税收优先权的存在,而进一步明确第三人代偿税收之债后,应不具备优先权。第三部分是“税收之债第三人代偿的可行性分析”。从合理性、合法性、正当性三个角度论证了税收之债援引民法中的第三人代偿制度的可行性。首先,合理性方面。从国家的本质理论着手,考察课税的正当性根据以及税收的本质。税法与民法都是对私人财产权的保护,调整的是财产权利。新兴的法学研究范式——领域法学,也为税法与民法的交融提供了佐证。此外,税收之债第三人代偿制度具备理论基础和经济学基础。其次,合法性方面。税收之债援用第三人代偿符合《宪法》第13条和第56条的规定。最后,正当性方面。税收之债第三人代偿制度的建立符合我国依法治国、依法治税的法治目标,符合税总发[2015]32号传达的精神,且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第四部分是“税收之债第三人代偿制度的构建”。从宪法和法律两个层面构筑税收之债第三人代偿制度。《宪法》应明确规定税收之债,未制定《税法通则》前,《税收征管法》规定第三人代偿的基本内容。为应对税收第三人代偿的复杂性,再辅之以配套措施。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金融创新业务不断涌现,以“贷款银行+助贷机构”为合作模式的助贷业务成为传统金融机构拓宽服务范围、实现普惠金融发展目的的重要手段。因助贷机构扮演不同角色,助贷业务形成了获客引流、联合贷款、担保、风险技术支持等业务模式。随着助贷业务参与主体范围的延伸、资金规模的扩大,业务中各类风险引起了监管部门的注意。在对助贷业务持续监管的背景下,仍存在部分问题可能对助贷业务的发展与信贷市场的稳
学位
当前,我国人口具有老龄化的特征,老年人的数量在不断增多并将在今后较长时间内保持较大增量。与此同时,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发展跟不上人口老龄化速度,现阶段我国的养老模式仍以家庭赡养为主,这决定了赡养功能的实现更多地依赖各家庭中赡养人赡养义务的履行。在多子女家庭中,数个赡养人共同分担赡养义务,与独生子女家庭相比,各赡养人承担的养老压力相对较小。然而反观近几年,在多子女家庭中,子女之间就赡养费而发生纠
学位
学界对表决权拘束协议已作出一定的探讨,出于尊重私法意思自治、认可表决权的财产属性以及对公司和公司章程的合同化解读视角,认为表决权拘束协议基本有效。因此,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再对表决权拘束协议是否有效进行长篇论证,通过文本分析、案例分析、比较分析的方法,围绕效力认定作出论证,探究表决权拘束协议的识别以及其效力边界。文章主要包含四大部分:第一部分观察表决权拘束协议的效力认定现状并从中归纳效力认定存在问
学位
近二十年来,计算机网络域名被广泛用于商业活动中。注册、使用域名引发的法律纠纷层出不穷,其中,涉及在域名中使用他人注册商标的案件数量最多,案件事实与法律关系也最为复杂。本文采取实证研究的方法,检索了40份关于在域名中使用他人注册商标的人民法院生效判决书,包括33个涉及利用域名运营网站的案例,用于分析域名侵害注册商标的法律问题。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按照纠纷性质将33个案件分为域名侵害商标权纠纷
学位
情势变更原则是指合同有效成立之后,因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原因发生了不可预见的情势变更,动摇了合同的基础,或者使合同基础丧失,如果继续维持合同原有效力则显失公平,允许变更或解除合同的原则。梳理情势变更在我国法律中的来龙去脉,了解情势变更在立法中的变化,研究情势变更历次变化背后的学术讨论,对理解《民法典》第533条情势变更制度具有积极意义。除引言外,文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经济合同法》第27条
学位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愈发与人们的实际生活产生交融的背景下,网络游戏在人们休闲娱乐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现实中侵入网络获取游戏装备的案件频发。这类行为应否乃至在多大程度上入罪,是近年刑法理论和实践共同关注的具体问题。近年刑法理论取得的共识是:这类行为明显具有危害性,尽管网络游戏装备可否归属财产存在争议,刑法适度介入是必要的。但正是游戏装备的法律性质相对模糊,在我国游戏产业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中,诸多侵入
学位
在监察调查程序中,监察机关收集到的证据材料要经过《监察法》第33条第3款的检验合格,方能作为案件处置的依据。但是目前有关机关并未公开如何适用该条文的规定,各方关于监察非法证据认定的标准仍未达成一致意见,来自实践和理论的观点也尚未统一。因此,有必要结合监察调查实际情况,对监察调查程序中非法证据认定的标准的相关问题进行细致的梳理。文章分为三个部分,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主线展开。第一部分着重
学位
新修《证券法》首次将自愿性信息披露纳入规定,明确鼓励上市公司积极自愿披露,同时对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提出明确要求,划定底线。自愿性信息披露监管规范首次在法律层面予以规定,不仅体现了监管机关开始有意识地系统性地规制自愿性信息披露,更是监管机关在多年的监管实践中总结的成果。长期以来,我国信息披露监管的重心集中在强制性信息披露,尽管这几年自愿性信息披露监管工作有了较大进步,尤其是深沪交易所积极履行一线
学位
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拉开了国内家事审判改革的帷幕,并于两年后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改革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试行意见”),意在总结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意见。对于家事调查,意见对家事调查员的来源、职责的内容和行使方式,以及家事调查报告内容和性质等内容做出了指导性意见,各地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试行办法。在实践中,家事调查员制度展现出了无可比拟的优势,减
学位
2019年11月最高院发布《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以下简称“《九民纪要》”)后,对赌协议纠纷中目标公司股权回购条款在效力问题上基本已不存在争议,裁判焦点集中于回购的可履行性。由于目标公司回购股权涉及到对资本维持原则的违反,法院参照《九民纪要》规定,以是否完成减资作为是否支持回购履行请求的依据。由于该套“减资前置”机制存在诸多缺陷,无法实际发挥作用,实践中投资方的实际履行请求均得不到法院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