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完整轮式移动机器人固定时间跟踪控制研究

来源 :山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ing0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视觉的非完整轮式移动机器人在工业、军事和商业等生产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中轨迹跟踪问题是非完整轮式移动机器人的重要研究内容。非完整系统的轨迹跟踪时间优化问题,如有限时间控制,吸引了众多科研工作者。然而,基于有限时间的非完整机器人轨迹跟踪问题的收敛时间往往依赖于系统状态的初始值,在实际工业生产中系统的初始值却又不便于提前获取,所以我们不容易估计跟踪的时间。因此,本文将以基于视觉的(2.0)和(1.1)型非完整轮式移动机器人为例,讨论其固定时间轨迹跟踪问题。固定时间控制的收敛时间不由系统初始值决定,仅仅由控制器的参数决定,便于提前估计控制所需的时间。本文前两章主要介绍了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加以分析,简要论述了非完整轮式移动机器人控制研究中已有的研究方法。讨论了非完整轮式移动机器人的基础知识,并给出了有限时间控制与固定时间控制的定义及原理。后两章节首先考虑了带有未校准摄像机参数的(2.0)型轮式移动机器人固定时间轨迹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了固定时间自适应轨迹跟踪控制律。给出了参数未知的机器人系统动力学模型,并推导出跟踪误差系统。利用状态和输入变换将轨迹跟踪问题转化为误差系统的固定时间稳定问题。然后利用非奇异递归终端滑模面控制方法设计了固定时间控制器,使实际系统能够在固定时间内跟踪上参考轨迹。然后我们再次讨论了带有未校准摄像机参数的(1.1)轮式移动机器人轨迹跟踪问题时,我们考虑了系统受到未知的外界扰动情况,利用RBF神经网络逼近了系统中的未知参数,解决了其在固定时间内的轨迹跟踪问题。最后仿真结果验证了所设计控制器的有效性。本文创新之处在于针对具有未校准摄像机参数的机器人系统,设计了一种基于固定时间轨迹跟踪的新型控制器,使得机器人在实际运行期间,能够实现对参考轨迹的有效跟踪,并将时间控制在固定时间内,且收敛时间很大程度上只依赖于控制器相关参数的设计。基于之前文献提出的终端滑模方法,我们设计了一种新的三阶递归滑模面模型,可以保证三阶链式系统的固定时间稳定。
其他文献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教育大数据、智慧教育、教育数据挖掘等一系列结合教育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的概念相继被提出,政府、企业、学校、研究者、管理者、教师、社会公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是企业管理活动中极为重要的内容,是企业和团队生存和革新的基础。知识共享是达成知识管理目标的必要手段,随着工作团队逐渐成为各企业的运作单位,团队
目的:对比分析中央型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和中央型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的18F-FDG PET/CT形态特点和代谢特征,并探讨18F-FDG PET/CT在局
目的:了解运用PDCA管理降低住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7月到2016年6月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作为对照组,该阶段尚未实施PDCA管理,而2016年7月到2016年12月
淋巴瘤是一组异质性的血液肿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其中常见的一种亚型,约占所有淋巴瘤患者的30-40%。其中活化B细胞样型淋巴瘤(ABC-DLBCL)最容易产生耐药性,因此,
预测推理是机器人模仿人类智能的一项重要能力。近年来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视频预测技术为机器人提供了预测编码的实现手段,使得机器人可以根据少量连续的视频等信息通过图像
数字全息(Digital Holographic,DH)数值重建距离与全息图的记录距离有关[1],由于像差复杂、衍射极限、记录仪器(CCD、CMOS传感器、SLM空间光调制器)分辨率限制以及一些人为实验损
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快速发展,人脸表情识别技术逐渐兴起。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应用在工业界,如何实现人脸表情的自动识别已经成为研究的热门课题。当前人脸表情识别技术存在巨
2018年9月26日,第四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在武汉举行。论坛以“引领商业航天,纵览产业发展”为主题。本次实践报告以这次论坛为材料,运用吉尔的精力分配模型来指导整个汉译英交替传译口译实践过程,与此同时,口译员采用罗赞总结出的口译笔记的七个原则对具体过程进行分析并进行译后的总结与反思。在口译实践中,译员遇到了大量的专业领域词汇以及部分医学类词汇,另外,由于信息量庞大,做笔记需要花费一定的时
有关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的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同时全国的残疾人群也非常庞大。对于部分存在运动障碍的老年人或残疾人士而言,传统的假肢或轮椅等设备并不能够实现他们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