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0年,河南汝州张公巷新发现一窑址。自2000至2004年的五年时间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此窑址先后开展了三次考古发掘工作。其中出土的青釉瓷片中既有近似清凉寺汝窑的标本,同时也有近似传世官窑瓷器的标本。第二类高品质标本的对判定该窑场的性质意义非常重大,引起了广大研究者的注意。该窑址被命名为张公巷窑。2004年5月,在汝州张公巷窑考古新发现专家研讨会上,许多中外陶瓷研究者主张其就是北宋官窑,但是研究者们的观点并没有达成共识。因此对张公巷窑的年代和性质问题开展进一步的讨论有很重要的意义。文章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分为两小节。第一小节总结了张公巷窑相关的研究现状,包括前人的一些文章和出版的书籍,囊括了张公巷窑最初发掘时的情况以及后续的研究状况,并简明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第二小节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介绍了张公巷窑的发掘概况及其外传瓷器的情况,分为两小节。第一小节介绍了张公巷窑的发掘出土情况并对地层逐一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地层中包含的关于张公巷窑年代的信息。对地层进行综合分析后,笔者认为H101灰坑的年代是判定张公巷窑生产年代的关键,并且张公巷窑的形成时间和消亡时间相隔很近。第二小节简述国内博物馆藏张公巷窑瓷片、残器的情况。第三部分着眼于张公巷窑的考古出土器物,由此入手分析其年代与性质,分为五小节,同时有些小节之下又进行了细分。第一小节从烧造技术、器型、胎、釉四个方面对比分析了张公巷窑、清凉寺汝窑和老虎洞南宋官窑的产品,发现张公巷窑与汝窑在烧造工艺和器型方面亲缘性更强。第二小节聚焦H101灰坑出土的张公巷窑特有的器型,有敞口折沿碗、葵口板沿盘、盘口折肩瓶、鹅颈瓶以及敞口圆壶。对比发现四川彭州金银器窖藏有多件器物与之相似度极高,试图从此推定张公巷窑的生产年代。第三小节从四川彭州金银器窖藏带有的年号铭文“绍熙”和其他干支铭文,推定张公巷判定张公巷窑的消亡时间没有延续到元代。最后,从五个方面反对了张公巷窑于元代成为官窑的观点。第四小节反对了将废弃品打碎并集中掩埋是官窑瓷器特有处理方式的观点,从张公巷窑创建伊始就生产了高品质青瓷器这一点判断其具有官窑属性。第五小节是对本章的总结。第四部分从宋代相关文献记载的角度,分析张公巷窑的属性,着重讨论了宋代文献中“京师”和“汝州新窑器”该如何理解,分为四小节,同时有些小节之下又进行了细分。第一小节首先厘清了官窑的定义,随后从相关文献的记载中分析、界定了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的概念。第二小节将重点放在判定张公巷窑是否为北宋官窑的关键——《垣斋笔衡》中的“京师”一词该如何解释。本节从三个方面进行探究,一探寻文献中“京师”的最初含义,二《垣斋笔衡》文脉解读,三叶寘对设立特定窑场的叙述方式《垣斋笔衡》。最终笔者认为《垣斋笔衡》中的“京师”应解释为国都(即汴京)。第三小节讨论了《宣和奉使高丽途经》中“汝州新窑器”一句的理解。笔者认为不应对“新窑器”一词过度解读,把张公巷窑判定为句中的“新窑器”,将其生产年代提前至《宣和奉使高丽途经》成书的北宋晚期。第四小节是对本章的总结。第五部分是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同时也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对张公巷窑更深入的研究还有待窑址的进一步考古发掘。本文得出的结论是张公巷窑是金朝晚期带有官窑属性的窑场。本文第三部分从出土器物角度和第四部分从文献角度对张公巷窑的年代与性质的探究,是全文的重点。通过撰写本篇文章,笔者对张公巷窑的出土器物以及窑址的地层情况都有了更进一步的熟悉,并且对古代文献中特定语段的分析方法也有了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