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知识需求最直接的表现,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教师的基本技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够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而且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将产生持续性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保证课堂效率、优化美术课堂的先决条件。但现行初中美术课堂仍然出现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付出甚多,,但效果不甚理想,达不到预期目的。“只管耕耘,不问收获”的教学的确落后于社会需求与违背教育规律。初中学生有其年龄特点,学习中会有矛盾状态或特殊情绪,会影响学习效果。总结教学中的经验教训,其原因就是没有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深入,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现代教学方式已广泛运用于中小学课堂,美术课程教学在成效上出现新的发展变化。但在教学实践和与部分教师的交流中发现,所谓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还仅仅停留在形式层面,仍由教师主导,尚没有解决实质问题。现代教育理念启发我们,一切学习方式都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学习,让学生乐学好学。如果流于形式,为合作而合作,为探究而探究,就不会起到应有的作用。通过理论学习和对问题的思考,促使我回到美术教学的起点,即探讨如何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与技能,并体验和分享学习过程中的快乐,从而创建更有效的美术课程教学范式。新课程标准凸显了基础美术教育中,突出了全体学生参与完成学习目标的理念。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切实地将其看做教育过程中的参与者、合作者、教育与自我教育的主体。教师要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爱护学生,了解和沟通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题研究通过对师生访谈和问卷调查,揭示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策略。课题以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据,针对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以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背景,探讨初中美术课程中以激发学生兴趣为目的的教学策略与实施案例。文章共分为四部分。首先提出了兴趣是初中生美术学习内在动力的观点,并对学习理论做了梳理,对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及影响其学习诸因素进行分析,并阐述兴趣对初中生学习的意义和作用。第二部分从教师素质方面论证激发学生兴趣对初中生学习的激励作用。认为教师的认识态度、角色转变、专业技能素养以及理论都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最后,从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怎样激发初中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并通过实际教学案例分析实施激发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