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工资标准对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jietianj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低工资制度是保障低收入劳动者维护合法权益,优化收入分配改革的根本制度。1994年,我国正式提出实施最低工资保障制度,之后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最低工资的调整范围和幅度进行了明确规定,到目前为止,最低工资标准已经覆盖全国,惠及人数大幅增加。最低工资标准的持续上浮,在肩负着维护弱势群体正当权益的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人力成本。实际上,全国范围内最低工资标准的普遍实施,不仅对企业赖以生存的低成本优势造成了冲击,也为企业转变其现有的盈利模式,推动产业快速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机遇。在劳动力成本上升这一不可挽回的趋势下,企业必须寻求新的利润增长模式以缓解外在生存压力,创新,也许是企业摆脱当前困境的最优选择。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推测,最低工资标准的实施,必定会带来用人单位成本的上升,而企业极有可能利用技术创新手段以应对当前挑战,即最低工资标准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最低工资标准的上涨趋势,不仅落实了低技能劳动者的生活保障问题,也成为加快企业技术创新脚步,利用全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以获取利益的重要驱动力。
  本文旨在研究最低工资标准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效果。在阐述最低工资标准、劳动力成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接着以人力资本理论、效率工资理论、要素替代理论、内生增长理论和技术创新理论为指导,对最低工资标准如何影响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随后选用2009—2016年各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样本,利用STATA11.0软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研究最低工资标准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相关关系,最后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如何在最低工资标准全面实施的情况下摆脱对低劳动成本要素的过度依赖,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提出了一些建议。
  本文着重探究最低工资标准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依次进行了文献梳理、模型构建与检验,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近年来,全国各地最低工资标准均呈现上升趋势,但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仍然存在明显的差异性。(2)最低工资标准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均有显著正向影响。(3)最低工资标准一方面通过资本对劳动的替代途径影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人力资本质量的变化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产生影响。(4)相对于单纯增加资本开支,提高人力资本质量水平对促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效果更显著。(5)最低工资标准全面实施的大背景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当认识到其所带来的机遇,实现快速转型升级。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在于:一是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这一特殊组织结构为研究对象,对全国工业企业在实际处理最低工资标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二是揭示最低工资标准这一宏观制度的变化对微观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路径,丰富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理论。本文的局限性在于对最低工资标准这一指标衡量的科学性有待加强,只探讨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创新行为。另外,针对当期最低工资标准的作用效果进行了讨论,并未考虑其滞后性,且并未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按照所有权类型、经营年限、行业类型进行细分研究。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核准制”的推行,债券市场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就目前债券市场的融资规则而言,债券的公开发行必须经过信用评级,信用评级机构作为投资者和公司之间的中介机构,不仅能够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也能够为公司向外界传递信号,起到缓解投资者与公司之间信息不对称的作用。但是,多数评级机构采用“发行人付费”制度来获取收入,这一制度使得发行人和评级机构之间产生利益依赖,使得信用评级结果所能发挥的客观、公正的作
学位
伴随着环境问题对社会生活日益深刻的影响,环境保护理念早已从一种一般意义上对公众环保意识的倡导,逐渐上升为一种主流的社会意识形态,这一理念经由各种顶层制度设计,在社会生活的具体领域中,逐渐被转化为对各类主体履行各自相应的环保职责的具体要求。作为市场经济发展运行的主要参与者,企业环境责任的履行问题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得以实现的基本内容。就制度要求来看,企业往往被赋予了严格履行其环境责任的法定义务,这是
学位
21世纪以来,伴随着世界贸易开放程度的日益提高和经济形势的愈加复杂,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经营环境与风险也在不断发生改变。如何更有效地应对企业所面临的风险,适应风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机构、企业管理层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在此情形下,企业全面风险管理(ERM)作为一种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应运而生,它能够贯穿企业管理的全部环节和经营过程,对企业提升竞争力、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
披露非财报内控缺陷信息是我国特有的制度安排。我国的内控体系建设相较于国外起步较晚,但自2008年财政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起,经过多项规范的颁布,企业内控规范体系日臻完善。我国的内控规范有一显著特点:在规范财报内控建设的基础上特殊考虑了非财报内控规范的建设,这充分体现出我国内控规范建设的全面性特色。但作为我国内控建设的特色,规范非财报内控建设及其缺陷信息披露这种特有的规定是否必
学位
近几年来,债券市场飞快发展,发行规模不断扩大。它的发展提高了企业的直接融资比例,缓解了企业的融资难问题,让企业焕发出勃勃生机。但是与此同时,其带来的信用风险问题也不容忽视。在债券市场中,我们主要通过债券信用利差对信用风险进行衡量。而要想保证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债券信用利差能够有效反映会计信息质量就是一个大前提。一般来讲,债券投资者会参考发债公司的会计信息对其信用风险以及所发行债券的投资价值做出评估
学位
在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过去单纯依靠劳动力、资本等传统要素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维继,通过创新驱动实现要素投入向结构效率转变,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简称“TFP”)将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必由之路。创新人才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在推动地区技术研发、加强技术吸收和提高技术成果转化能力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最持久的动力来源。以往研究主要探讨了创新人才集聚的
学位
在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国内外多城市相继发布城市发展规划以优化其不动产结构,通过营造要素高度共享、沟通快、成本低的创新氛围,不断吸引着越来越多创新型人才等创新要素的集聚,产生协同创新效应,推动城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借助空间信息技术和面板门限、空间计量、比较分析等方法,从不同角度探究了不动产结构与城市创新集聚的时空关系及其影响机理、分化影响和差异性影响等问题。科学探讨这些问题能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
学位
国有企业(以下简称国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主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据支配地位,是国有资产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国企改革要以“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作为成败评价标准,其中,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三个标准中首要的、最基本的和最为重要的标准,也是国企的首要职责。国家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监
学位
中国经济全面步入新常态,已从单纯追求速度转变为高质量发展,经济增长的引擎也正由传统的劳动力、能源向创新驱动转换。对于企业来说,依靠规模经济获取优势的发展方式已经过时,只有实现技术与产品创新才能使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持久生存并获取竞争优势。由于创新的复杂性和高成本,单个企业很难同时拥有开展创新所需要的全部知识和资源,企业与其他创新主体联合进行合作创新已成为突破关键技术的主要方式。然而超过半数的合作
学位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新型研发机构作为聚焦地方科技创新需求、组建及运行模式新颖、成果转化方式多样化的科研组织,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进程中推进实现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为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目前在我国范围内已建立了多所不同类型的新型研发机构,部分省市也紧跟国家的号召,出台符合地方产业发展的政策,鼓励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