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酸杂合物7F靶向调控EGFR与Rac1抑制三阴性乳腺癌浸润转移的作用机制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pa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乳腺癌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女性诊断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而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一种以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Her-2)的缺失为特征的乳腺癌亚型。三阴性乳腺癌具有易转移,易复发,发病年龄低等特点,目前没有明确的治疗靶点和靶向药。课题组前期以EGFR和Rac1蛋白为靶点,利用分子对接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技术,设计并合成了新型大黄素喹唑啉杂合物7F(文中简称7F)。目的:本文以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和低转移MCF-7乳腺癌细胞及正常的乳腺上皮细胞MCF-10A为研究对象,研究7F对各种细胞作用后的形态学变化,对细胞的运动、侵袭、周期、凋亡等功能的影响,验证对EGFR和Rac1等靶点的调控,揭示7F对于乳腺癌细胞的死亡机制及相关蛋白的影响。研究7F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浸润转移所涉及的机制,获得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的新型化合物。方法:1.采用分子对接软件MOE.2008评价吉非替尼、大黄酸、7F、与Rac1及EGFR蛋白的相互作用;利用MTT法比较吉非替尼、大黄酸、7F抑制多种肿瘤活性及细胞毒性;Western Blot实验在蛋白水平验证7F对MDA-MB-231和MCF-7细胞中的EGFR、Rac1等蛋白的调控作用;2.以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和低转移MCF-7乳腺癌及正常的乳腺上皮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MTT及CCK-8法确定7F对各种肿瘤细胞的毒性,利用克隆形成实验观察7F对细胞的增殖能力的影响,利用HE染色技术、电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学以及细胞器超微结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周期分布。Western Blot从蛋白水平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Caspase-7、Caspase-9、Bcl-2、Bax、Survivin、PARP的表达变化,最终确定7F诱导细胞的死亡模式。3.划痕和侵袭实验技术研究7F抑制MDA-MB-231细胞运动浸润转移的能力,血管生成实验探究7F对于细胞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EMT相关蛋白变化包括β-catenin,Vimentin,Snail,E-cadher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7,MMP-9。最终确定7F抑制细胞浸润转移的活性及相关的机制。结果:1.大黄酸、吉非替尼、7F分别与EGFR蛋白对接的结合能分值为-16.330Kcal/mol、-27.211 Kcal/mol,-35.325Kcal/mol,7F、大黄酸、吉非替尼与Rac1的结合能分值分别是-31.215Kcal/mol、-12.759Kcal/mol、-25.953kcal/mol,分值越低,蛋白结合能力越强;7F对不同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其抑制卵巢癌、肝癌、骨肉瘤及乳腺癌细胞增殖的IC50值均较低,优于大黄酸和吉非替尼;同时7F对正常乳腺细胞MCF-10A的IC50高于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IC50,显示了一定的选择性。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随着7F浓度增加,MDA-MB-231细胞中EGFR和P-EGFR的蛋白表达降低。在MCF-7细胞中,当7F浓度为8μM时,EGFR蛋白表达降低。随着7F浓度增加,MCF-7细胞中,P-EGFR的蛋白表达降低。2.7F作用乳腺癌MDA-MB-231、MCF-7细胞48 h后IC50值分别为(2.53±0.83)μM、(7.54±1.25)μM;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7F能显著抑制细胞的增殖能力;7F对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率有明显影响,随着药物浓度增大,逐渐阻滞MDA-MB-231细胞周期于G2/M期,7F浓度为0、1、2、4μM时,MDA-MB-231的凋亡率依次为(5.23±1.44)%、(33.99±1.56)%、(77.37±3.55)%、(89.37±5.19)%,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7F对于MCF-7细胞的周期无影响,在7F浓度为0、4、8、16μM时,MCF-7的凋亡率依次为(4.43±0.71)%、(30.91±4.01)%、(39.37±3.07)%、(51.10±3.8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7F处理的两种乳腺癌细胞均出现细胞核皱缩,胞浆内容物减小,细胞体积减小,连接消失。电镜下可见细胞核边缘聚集,核仁碎裂,线粒体肿胀,嵴消失,线粒体出现明显的空泡。出现凋亡小体,呈现典型的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随着化合物浓度的增加,两株细胞中的Survivin、Bcl-2等抗凋亡蛋白表达量降低,Bax等促凋亡蛋白表达量增加。而caspase-3、caspase-7、caspase-9等关键凋亡蛋白酶被激活,PARP被切割,蛋白表达量降低。并出现Cleaved-caspase-9、Cleaved-caspase-3、Cleaved-PARP等剪切型蛋白。推测7F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3.7F显著抑制MDA-MB-231细胞迁移及侵袭,并抑制血管生成拟态,同时抑制HUVECS细胞的侵袭迁移以及血管生成。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MDA-MB-231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7、MMP-9均降低,Snail蛋白降低,EMT标志性蛋白β-catenin、Vimentin蛋白降低,E-cadherin蛋白升高,这说明7F逆转了MDA-MB-231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结论:1.将天然产物优势结构蒽醌母核与药物活性基团喹唑啉拼合合成的7F是一种抗肿瘤活性优于先导化合物大黄酸的新型蒽醌喹唑啉杂合物;对于多种肿瘤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可同时抑制EGFR和Rac1表达,可能是EGFR和Rac1蛋白双靶点小分子抑制剂。2.7F抑制乳腺癌MDA-MB-231及MCF-7细胞增殖,效果优于顺铂。其作用机制与调控Bax、Bcl-2、caspase-3、PARP等蛋白表达,诱导细胞凋亡有关。3.7F可以显著抑制三阴性乳腺癌浸润转移,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抑制上皮间质转化而实现。
其他文献
背景: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是口腔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淋巴结转移率高。目前组织活检是OSCC确诊的金标准,大多数OSCC在被发现并确诊时都已达到疾病的中、晚期或已发生转移。转移是OSCC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当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时,五年存活率从80%急剧下降到40%以下。近年来研究发现外泌体可能在解释肿瘤的转移和复发中发挥重要作用,而microRNA(miRNA)是外泌体的内含物之一,越来越多的
目的: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预后差,本研究引用人工智能算法,通过建立预测模型对转移性黑色素瘤和原发性黑色素瘤进行分类识别,构建了黑色素瘤分类识别的新模型,这将有利于改善黑色素瘤患者的预后,并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便利条件。方法:1.收集并整理TCPA蛋白质组学数据库的354例黑色素瘤患者的反相蛋白阵列表达谱数据,剔除有缺失值的蛋白质特征。采用T-SNE和PCA方法对蛋白质特征进行降维和可视化,利用E
目的:通过腹腔注射盐酸阿霉素(Doxorubicin hydrochloride,DOX)建立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动物模型,探讨培哚普利联合中等强度持续运动对阿霉素引起的慢性心力衰竭小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90只雄性C57小鼠随机分为两组:盐酸阿霉素组(DOX组)(n=78,腹腔注射盐酸阿霉素2mg/kg,前4次,隔天1次,后6次,1次/w,共7w,
目的动态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大鼠NSS(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Wnt/β-catenin信号通路、BDNF(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NGF(Nerve Growth Factor,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规律及活血化瘀方剂对神经再生修复的干预作用。方法306只SPF级SD雄性大鼠
目的:1、检测微小RNA-21(miR-21)和Wnt/β-连环蛋白(Wnt/β-catenin)通路在牙周膜干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成骨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差异;2、探索miR-21对PDLSCs成骨分化的调控作用及其潜在通路机制。方法:1、采用组织块培养法获取原代细胞,并通过有限稀释法纯化,进而行细胞克隆、细胞生长周期检测、细胞表型鉴定、免疫荧光化学
目的:本研究计划通过Meta分析的科学方法,比较德谷胰岛素在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脑血管等终点事件方面是否好于甘精胰岛素。为临床选择长效基础胰岛素类似物时,提供关于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终点事件的循证医学证据。方法:通过系统检索中文和英文数据库,包括Ebase和cochrane图书馆、Pubmed,CNKI及万方数据库,以获取关于甘精胰岛素与德谷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患者在关于疗效及安全性的临床随机对照试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并发社区获得性急性肾损伤(CA-AKI)的短期临床预后影响因素,并探索构建PNS合并CA-AKI患者的短期临床预后的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182例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合并社区获得性急性肾损伤(CA-AKI)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入院时间为起点,随访患者入院1个月后的肾功能变化,将患者分为恢复组及未恢
目的:前哨淋巴结绘图活检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手术治疗手段出现在国际舞台上。许多国内外研究人员认为该治疗手段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替代传统盆腔淋巴结的清扫术在早期子宫颈癌手术诊疗的地位。而吲哚菁绿是在此技术发展过程中新兴的、极具潜力的第三代示踪剂。本文的目的是探索近红外荧光成像系统介导下吲哚菁绿在早期宫颈癌前哨淋巴结绘图活检术的初步应用。方法:在得到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学院的伦理审核委员会的许可后,选取
目的:观察呼气末正压通气与肺复张手法,在头低脚高位腹腔镜手术机械通气中应用,对患者氧合功能与肺动态顺应性影响的差异。方法: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9年3月到2019年12月时间段内,选择60例择期以头低脚高位行腹腔镜下直肠或乙状结肠手术的患者,年龄介于40~75岁之间,性别无特殊要求,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anesthesiologists association,ASA)分
背景:社区获得性肺炎是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是一种患病率高、病死率高的重要疾病。糖皮质激素可使部分成人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获益,但同时也会带来高血糖、消化道出血、病原体清除延迟、皮质醇功能减退、股骨头坏死等严重的副作用,因此,糖皮质激素是否常规作为成人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辅助治疗仍存在较大争议。为此,如何选择糖皮质激素,选择哪种糖皮质激素更适合患者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的目的是以现有的最佳证据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