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EP和肺复张手法对头低脚高位腹腔镜手术患者氧合与肺顺应性影响的观察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呼气末正压通气与肺复张手法,在头低脚高位腹腔镜手术机械通气中应用,对患者氧合功能与肺动态顺应性影响的差异。方法: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9年3月到2019年12月时间段内,选择60例择期以头低脚高位行腹腔镜下直肠或乙状结肠手术的患者,年龄介于40~75岁之间,性别无特殊要求,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anesthesiologists association,ASA)分级Ⅰ~Ⅱ级,体重指数小于30kg/m~2,肺功能及肺部影像学检查没有合并其他异常情况。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全部患者均采用静脉快速诱导、全凭静脉维持,术中不使用吸入麻醉药物。诱导插管后,统一将通气参数设置为;容量控制模式下,吸入氧浓度100%,氧气流量2L/min,吸呼比为1/2,潮气量(Tidal volume,VT)设置为8ml/kg,呼吸频率设置为12次/min。头低脚高位固定、气腹开始后,N组继续以原有方案进行通气,P组潮气量调整为7ml/kg、并添加呼气末正压7cm H2O,R组潮气量调整为7ml/kg,并在调整参数后每隔30min进行肺复张手法,具体方式为;每30min,呼吸机调为机控模式,限压阀调整为30cm H2O,手捏球囊,执行肺复张手法一次,手法持续30s,而后恢复操作前通气模式。三组术中动态调整呼吸频率,使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维持35~45mm H2O。气腹结束恢复平卧后,恢复诱导完成时的通气方案,都在机械通气开始10min(T0)、体位调整结束气腹开始10min(T1)、40min(T2)、70min(T3)、气腹结束体位恢复平卧10min(T4),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包括有创动脉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以及呼吸机参数潮气量(VT)、呼吸频率(RR)、气道峰压(Ppeak)、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计算动态肺动态顺应性(Dynamic lung compliance,Cdyn)。在通气开始10min(T0)、体位调整结束气腹开始40min(T2)、70min(T3)、气腹结束体位恢复平卧10min(T4),进行血气分析,记录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氧合指数(OI)。结果:1.三组患者的Ppeak、Cdyn、Pa O2、Pa CO2、P(A-a)O2、Qs/Qt随手术进行均发生显著改变(P0.05),T3~T4各时间点,P组Cdyn显著大于R、N组。T1时间点,P组Ppeak高于R组,T3时间点,P组Ppeak低于于N、R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机械通气过程中,气腹与头低脚高位能够对患者肺动态顺应性、氧合功能等指标产生不利影响。2.三种通气方式能使患者术中的呼吸力学指标在可耐受范围内产生不同走势;但未对氧合指标走势产生影响。3.小潮气量联合呼气末正压通气,与另外两种通气方式相比较,能够从气腹70分钟始,体现出对患者肺动态顺应性的改善作用,但这种改善作用临床意义有限。
其他文献
目的评估全麻机械通气下以不同水平PPV指导的液体治疗对下肢止血带相关低血压发生率的影响及松止血带后血乳酸对血压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复合股神经阻滞下行单侧膝关节镜手术患者80例,麻醉前随机分组(A组PPV≤7%,B组7%0.05);2、止血带放气后5分钟内所有患者的血压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A、B两组松止血带相关低血压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35.9%vs75.7%.P0.05);3、松止血带前后
目的:探索蛋白磷酸酶2A催化亚基(PP2Ac)蛋白在人肝细胞癌(HCC)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人肝癌细胞hep G2和Huh-7经过氧化氢(H2O2)氧化受损和黄曲霉毒素B1(AFB1)中毒后细胞中PP2Ac-α+β和去甲基PP2Ac蛋白表达水平以及对肝癌细胞的影响。方法:1.收集2017年7月-2019年7月期间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胰脾外科进行肝脏肿瘤切除并且由病理确定诊断是HCC
背景: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是口腔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淋巴结转移率高。目前组织活检是OSCC确诊的金标准,大多数OSCC在被发现并确诊时都已达到疾病的中、晚期或已发生转移。转移是OSCC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当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时,五年存活率从80%急剧下降到40%以下。近年来研究发现外泌体可能在解释肿瘤的转移和复发中发挥重要作用,而microRNA(miRNA)是外泌体的内含物之一,越来越多的
目的: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预后差,本研究引用人工智能算法,通过建立预测模型对转移性黑色素瘤和原发性黑色素瘤进行分类识别,构建了黑色素瘤分类识别的新模型,这将有利于改善黑色素瘤患者的预后,并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便利条件。方法:1.收集并整理TCPA蛋白质组学数据库的354例黑色素瘤患者的反相蛋白阵列表达谱数据,剔除有缺失值的蛋白质特征。采用T-SNE和PCA方法对蛋白质特征进行降维和可视化,利用E
目的:通过腹腔注射盐酸阿霉素(Doxorubicin hydrochloride,DOX)建立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动物模型,探讨培哚普利联合中等强度持续运动对阿霉素引起的慢性心力衰竭小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90只雄性C57小鼠随机分为两组:盐酸阿霉素组(DOX组)(n=78,腹腔注射盐酸阿霉素2mg/kg,前4次,隔天1次,后6次,1次/w,共7w,
目的动态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大鼠NSS(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Wnt/β-catenin信号通路、BDNF(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NGF(Nerve Growth Factor,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规律及活血化瘀方剂对神经再生修复的干预作用。方法306只SPF级SD雄性大鼠
目的:1、检测微小RNA-21(miR-21)和Wnt/β-连环蛋白(Wnt/β-catenin)通路在牙周膜干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成骨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差异;2、探索miR-21对PDLSCs成骨分化的调控作用及其潜在通路机制。方法:1、采用组织块培养法获取原代细胞,并通过有限稀释法纯化,进而行细胞克隆、细胞生长周期检测、细胞表型鉴定、免疫荧光化学
目的:本研究计划通过Meta分析的科学方法,比较德谷胰岛素在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脑血管等终点事件方面是否好于甘精胰岛素。为临床选择长效基础胰岛素类似物时,提供关于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终点事件的循证医学证据。方法:通过系统检索中文和英文数据库,包括Ebase和cochrane图书馆、Pubmed,CNKI及万方数据库,以获取关于甘精胰岛素与德谷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患者在关于疗效及安全性的临床随机对照试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并发社区获得性急性肾损伤(CA-AKI)的短期临床预后影响因素,并探索构建PNS合并CA-AKI患者的短期临床预后的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182例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合并社区获得性急性肾损伤(CA-AKI)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入院时间为起点,随访患者入院1个月后的肾功能变化,将患者分为恢复组及未恢
目的:前哨淋巴结绘图活检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手术治疗手段出现在国际舞台上。许多国内外研究人员认为该治疗手段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替代传统盆腔淋巴结的清扫术在早期子宫颈癌手术诊疗的地位。而吲哚菁绿是在此技术发展过程中新兴的、极具潜力的第三代示踪剂。本文的目的是探索近红外荧光成像系统介导下吲哚菁绿在早期宫颈癌前哨淋巴结绘图活检术的初步应用。方法:在得到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学院的伦理审核委员会的许可后,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