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再制造过程创新的闭环供应链投资及运作策略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uu_u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国家“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再制造是循环经济发展中的焦点。然而,尽管再制造能够为企业带来生产成本降低和碳排放量降低的益处,但是电动汽车等行业正面临着旧产品拆解和提取等再制造过程的技术难题。再制造过程创新(Process Innovation for Remanufacturing,PIR)是高效管理再制造的过程和解决再制造难题的重要路径。如,比亚迪、特斯拉和宁德时代等电动汽车供应链相关企业均已在PIR方面投入巨资来提高动力电池的拆解和再利用效率。尽管PIR在实践中已经得到企业的关注和应用,但是企业在复杂运作情景下如何制定最优的PIR投资策略并制定科学的生产及定价等运作决策面临着多方面挑战。一方面,PIR策略下的供应链运作决策变得更加复杂化。另一方面,基于PIR的再制造在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节能减排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考虑受成本结构变化影响的企业产品质量升级行为、通过资源循环利用缓解产能不足的问题和与节能减排相关的碳交易机制等背景时,供应链运作情景的复杂性进一步加剧。尽管已有大量文献研究了再制造闭环供应链(ClosedLoop Supply Chain,CLSC)运作管理问题,但是鲜有文献考虑PIR投资下的CLSC运作问题。基于此,本文运用博弈论、最优化等理论方法,从CLSC运作下的企业、竞争者和政府等三个供应链利益相关者视角,将与三个视角相对应的产品质量升级、竞争环境下产能不足和碳交易机制等因素纳入考虑PIR投资的CLSC运作管理的统一研究框架中,研究CLSC上下游企业在复杂运作背景下如何制定最优的PIR投资策略,及PIR下的生产和定价等运作决策问题。本文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首先,研究CLSC下不同的PIR投资模式,及PIR模式下的生产和定价等运作策略,作为本文的基础模型。构建由一个供应商和一个制造商构成的斯塔克伯格(Stackelberg)博弈模型,考虑PIR由供应商或制造商单独投资或由上下游企业联合投资,分析了CLSC最优的PIR投资策略。结果表明,首先,PIR可以有效改善再制造性能,同时提高回收率。其次,尽管联合投资模式总是对供应商、整个供应链和环境都有利,但是对制造商可能不利。由于合作模式对环境和供应链有利,建议政府采用回收补贴政策激励上下游企业都选择合作模式。其次,考虑企业视角下的产品质量升级,拓展研究了CLSC的PIR投资及运作策略。基于PIR投资效率差异,考虑了两种供应链常见的权力结构,在每个权力结构下都构建了三个PIR投资与产品质量升级策略耦合模型,分析了不同权力结构下的最优PIR投资策略。结果表明,只有当上下游企业的PIR投资效率都较低时,双方才会达成联合投资PIR契约,且企业并不一定总是可以从自己作为价格领导者的结构下获益最多。本研究为上下游企业在不同权力结构下考虑PIR投资效率差异时如何制定PIR投资策略提供了管理启示。再次,考虑竞争者视角下的产能不足问题,拓展研究了竞争环境下CLSC的PIR投资及运作策略。考虑在位者面临产能不足并主导PIR投资,新进入者面临是否从在位者处采购零部件并与其合作PIR投资的策略选择,构建了不合作,松散合作和紧密合作三个双寡头竞争模型,分析了企业在竞争环境下面临产能不足问题时的最优PIR投资策略及采购策略。结果表明,新进入者总是在产能不是特别低和市场竞争程度较低时选择在位者作为其供应商,且总是偏好于紧密合作模式。另外,双方在市场竞争程度较高时的策略偏好可能不同,建议通过收益共享等额外的契约使双方策略偏好一致,实现帕累托最优。最后,考虑政府视角下的碳交易机制,拓展研究了CLSC的PIR投资及运作策略。考虑由一个供应商和一个制造商构成的CLSC,上游企业主导PIR投资,下游企业主导绿色技术创新投资,构建了两个基于PIR投资的合作减排模型,分析了不同减排模式下的最优PIR投资策略。结果表明,上下游企业在碳交易价格较低且PIR投资效率较低时倾向于达成协同减排策略,实现双赢。由于协同减排模式对环境更友好,建议政府通过调整碳排放管制政策等方式鼓励上下游企业采取协同减排模式。本文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第一,将PIR纳入CLSC运作管理研究框架中,研究了上下游企业的最优PIR投资策略选择,延伸了CLSC运作领域的研究触角,有助于企业理解和采纳PIR投资策略。第二,构建产品质量升级与PIR策略耦合模型,丰富了产品质量升级与过程创新策略耦合的研究,为企业在复杂运作行为下制定PIR投资策略提供了决策依据。第三,将竞争环境下产能不足问题与PIR投资策略结合,丰富了产能不足与CLSC领域的交叉研究,拓宽了PIR应用情景,有助于为企业在竞争环境下面临产能不足问题时制定PIR投资策略和采购策略提供具体指导。第四,构建碳交易机制下基于PIR投资的供应链合作减排模型,丰富了碳交易机制与CLSC领域的交叉研究,有助于企业在碳交易机制下理解和采纳基于PIR投资的合作减排策略。
其他文献
本文将立足于巴托克音乐创作的重要源泉和匈牙利农民歌曲的特征,结合巴托克其他基于匈牙利农民歌曲的创作,以巴托克的《十五首匈牙利农民歌曲》为主体,进行创作特征与不同演奏版本比较的研究。深入探讨巴托克是如何将一段段质朴简单的民歌旋律改编成一首首风格新颖、拥有极高艺术价值的钢琴作品;挖掘匈牙利音乐历史长河中的瑰宝——农民歌曲的特征与渊源;透视巴托克独具民族特色的创作思维;以及从速度层面出发,比较六位世界级
随着机器学习近年来的迅速发展,除了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机器人等领域获得广泛研究外,其在通信领域也逐渐受到重视且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随着5G技术的商业部署,关于6G技术的构思与讨论已经形成,然而其庞大、复杂的通信场景使得信道分析和建模变得异常困难、系统设计复杂度变得难以控制,这些挑战驱使研究人员转向机器学习领域寻求解决方案。从机器学习的角度分析,很多通信问题可以概括为回归、分类或集群等问题,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近几年内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然而对其载流子动力学的研究进展缓慢,尤其是领域内对载流子动力学的测试、分析仍然存在不足和争议。一方面因为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薄膜体系制备方法带来的薄膜不均一性以及钙钛矿材料自身的不稳定性,使得常规的时间分辨载流子动力学研究方法难以获得精准的载流子输运过程参数;另一方面因为现有的时间分辨载流子动力学研究方法仍然缺乏对界面条件的精准描述,而界面
相位恢复是指从无相位测量值中恢复出原始信号的过程,在信号和图像处理等领域应用十分广泛。随着压缩感知理论的发展,稀疏相位恢复也受到广泛关注。稀疏信号相位恢复问题一般假设稀疏信号中非零元素的位置是随机的,然而在很多稀疏信号中,非零元素的位置有一定的相关性,如块稀疏信号的非零元素为成块聚集。若将信号的块稀疏特性作为先验信息,则能够提高稀疏信号相位恢复算法的性能。近期出现的针对块稀疏信号的相位恢复算法,但
为适应宽带通信中继一体化应用需求,宽带通信卫星正在向高频段、宽带化、在轨灵活处理等方向发展,并需要兼具透明转发、星上信号再生处理转发以及数字柔性转发等多类型宽带信号处理能力。基于频率敏感的微波技术进行宽带射频信号处理,越来越难以解决卫星通信的宽带化、广域化与有效载荷承载容量有限性、体积重量功耗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在新型宽带卫星载荷中引入微波光子信号处理技术,可以充分发挥微波通信的灵活性和光通信的大容
激光核聚变工程领域中采用了大量二氧化硅光学材料作为高功率激光“点火装置”的光学元件,如熔石英元件、二氧化硅化学膜等。这些光学材料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强激光及核聚变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射线(中子束、伽马射线等)的辐照,普遍存在着物理性能退化的问题。二氧化硅光学材料的辐照退化问题是目前限制高功率固体激光装置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本论文基于有限差分、分子动力学和第一性原理方法系统研究了三倍频紫外激光、高能中
随着电商平台进入稳步发展时期,已经具备较强的声誉和规模,并吸引知名品牌在电商平台上开官方店售卖产品。为了与知名品牌竞争,争夺消费者以实现利润增长,近年来各电商平台纷纷推出自有品牌。一般而言,由于受到制造技术限制和成本制约,电商平台通常把生产过程外包给其它制造商。然而,仍有部分电商平台会自建工厂生产自有品牌。那么电商平台应该自己生产还是外包自有品牌的生产给其它制造商是当前诸多持有自有品牌的电商平台面
磁流体方程是一类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的重要偏微分方程,它由纳维尔斯托克斯方程和麦克斯韦方程耦合而成,其理论分析和数值求解均为数学领域热门的研究方向。本论文将针对不可压磁流体模型及其相关耦合模型,设计数值格式并对其进行相应的理论分析,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格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首先,对于经典的不可压磁流体方程,本文设计了基于Crank–Nicolson方法和有限元方法的全离散解耦格式。利用压力投影方
近年来,随着电力系统电力电子化的发展,基于新能源的直流微网系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为实现新能源的收集、变换和传输,双有源全桥(Dual Active Bridge,DAB)DC-DC变换器成为了一个关键的能量变换装置。由于DAB DC-DC变换器中存在较多的非线性参数,传统的数学建模方式难以对其进行精确建模。此外,由于DAB DC-DC变换器中具有较多的开关器件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其运行工况十分复杂,因
酵素是指以蔬菜、水果、中草药等为原料,以酵母菌、乳酸菌和醋酸菌等有益微生物为发酵剂,利用微生物将大分子物质转化为小分子物质并产生初级代谢物和次级代谢物等营养成分的功能性食品。沙棘作为“药食同源”植物,含有大量的黄酮类、维生素类等物质,具有提高免疫力、抗氧化能力和抗肿瘤等功能。青稞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具有降血脂、降血糖和提高抗氧化能力等功能。为深度开发沙棘和青稞在功能性食品领域中应用,本研究以沙棘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