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与目的: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是一种虫媒传播病毒,主要通过伊蚊叮咬进行传播。由ZIKV感染引起的疾病大多数都较轻微并且是自限性的,但寨卡病毒感染也有可能造成患者严重的神经和自身免疫系统的并发症,如胎儿小头畸形和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目前仍无疫苗和特效药物用于预防或治疗寨卡病毒感染。随着寨卡病毒在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爆发及传播,急需寻找和发现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措施。由于寨卡疫苗病毒的发展仍面临很多阻碍,研发抗ZIKV药物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筛选出具有较好抗ZIKV活性的化合物并对其体内外抗ZIKV活性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从而为开发有效的防治寨卡病毒药物奠定基础。研究方法:本研究以利巴韦林为阳性对照药物,首先通过噬斑法和MTT实验进行抗ZIKV药物筛选,筛选出具有活性的化合物后再结合噬斑实验、病毒产量降低实验、蛋白质印迹实验全面评估化合物的抗ZIKV活性并确定化合物的治疗指数。最后对化合物的作用机制及体内抗病毒活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本研究筛通过噬斑法和MTT实验筛选出FDA已批准上市药物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和托伐普坦是具有抗ZIKV活性且细胞毒性低的化合物并对它们的抗ZIKV活性进行了全面研究。结果发现它们可有效抑制ZIKV感染诱导的噬斑形成,对亚洲株ZIKV SZ-WIV01的半数有效浓度(50%effective concentration,EC50)分别为 27.47±8.07 μM 和 32.78±3.61μM。阳性药物利巴韦林对ZIKV SZ-WIV01的EC50为56.01 士 12.16 μM。此外,托伐普坦还具有较好的抗非洲株ZIKV MR766活性,对该病毒株的EC50为38.60±6.25μM。在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研究发现,TDF和托伐普坦也具有较好的抗ZIKV活性,不仅可在RNA水平显著抑制ZIKV RNA复制还可在蛋白水平显著抑制ZIKV NS2B蛋白的表达。MTT检测结果表明TDF、托伐普坦和利巴韦林的细胞毒性均很低,TDF和利巴韦林的半数细胞毒浓度(50%cytotoxic concentration,CC50)均大于500 μM,托伐普坦的CC50大于2000μM。通过CC50/EC50计算出TDF和托伐普坦的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TI)均明显高于阳性对照药利巴韦林。托伐普坦抗ZIKV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其并不是通过选择性拮抗血管加压素2型受体(vasopressin-2 receptor,V2R)发挥抗ZIKV活性的,表明托伐普坦可能是通过一种新的作用机制发挥抗ZIKV作用的。分时给药研究表明托伐普坦作用于ZIKV进入后阶段而非病毒吸附进入阶段。对托伐普坦体内抗ZIKV活性研究发现托伐普坦可显著降低ZIKV感染小鼠导致的死亡。研究结论:本研究首次发现TDF和托伐普坦具有抗ZIKV活性,它们对ZIKV的抑制作用都明显优于阳性药利巴韦林,有望成为抗ZIKV感染治疗的候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