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李叔同,出家后法名弘一法师,一生充满传奇。他是新文化运动和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驱,在音乐、美术、书法、戏剧领域都有广泛的影响。本文以专题形式,对其在声乐领域的创作、教学与思想进行梳理与研究,剖析李叔同在中国近现代声乐发展史中的学术价值。 李叔同作为我国近代音乐教育的先驱,首先他是我国学堂乐歌的重要代表人之一,也是我国早期进行学堂乐歌创作的编创者之一,他一生编创的学堂乐歌有70余首之多,他的学堂乐歌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叔同,出家后法名弘一法师,一生充满传奇。他是新文化运动和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驱,在音乐、美术、书法、戏剧领域都有广泛的影响。本文以专题形式,对其在声乐领域的创作、教学与思想进行梳理与研究,剖析李叔同在中国近现代声乐发展史中的学术价值。
李叔同作为我国近代音乐教育的先驱,首先他是我国学堂乐歌的重要代表人之一,也是我国早期进行学堂乐歌创作的编创者之一,他一生编创的学堂乐歌有70余首之多,他的学堂乐歌创作被认为是当时学堂乐歌创作的最高水平;其次他在留日期间,将美声的一些发音、演唱方法与理论介绍到国内,对后续中国声乐的发展有一定的视野开拓意义,是美声在我国发展的开端。李叔同在声乐教学中体现出的“先识器而后文艺”、“以学生为本”“言传身教”等教学思想,在中国声乐发展史中具有开拓与推动性的价值。
其他文献
词典中的例句通常被用来印证和深化词义、展现被释词目的实际用法,是词典文本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长久以来,由于英汉双语词典编纂偏重于词目义项对应词的处理,加上在配例实践上相关语言学理论意识的淡薄,词典编者选取例句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己的主观臆断。这种做法无疑会削弱英汉学习词典在满足学习者语言编码需求上的作用。另一方面,受制于词典有限的篇幅,词典例句的配置问题又绝不是通过简单增加数量就可以得到有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英特网在人们交际交流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可以凭借基于计算机网络为媒介的人际交流(下文称为CMC)模式,通过各种渠道,如聊天室、电子布告栏系统、博客或电子邮件,来实现各种信息的交换。在国内,人们不仅仅局限于使用汉语,在交流过程中还夹杂着使用英语。这种中英语言夹杂使用的现象在语言学上称为语码转换。 具体来说,语码转换是指双语者在同一或不同话轮中交替使用两种语言的双语
本论文从达尔文进化理论的视角出发,对欧内斯特·盖恩斯小说代表作《临终一课》进行深度探讨。达尔文的进化理论被用于文学批评几乎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虽然一直没有成为批评的前沿理论,但仍然具有很强的阐释功能,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解读盖恩斯这位卓尔不群的作家和《临终一课》这部杰出的小说。盖恩斯是当今美国文坛最重要的非裔作家之一。在其小说中,他不仅揭示种族歧视对黑人社团带来的危害,而且强烈表达了个人、社团、种
本论文将评价理论(Appraisal Theory)和概念隐喻理论(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相结合,从词汇和概念两个层面分析了政治演说中的态度意义的传递,旨在完善从态度意义角度进行语篇分析的语言学视角。全文的进程如下: 第一,论文首先回顾了分析政治语篇时通常采用的三种途径:修辞、语篇分析和概念隐喻,并指出各自的不足之处。从修辞的角度研究政治语篇的历史由来已久,但修辞
童话曾是人类原始梦想的最初记录,曾是踏步孩提的枕畔宝书。它不仅拥有不计其数的忠诚读者,又是娱乐业、商业用之不竭的法宝。让它永葆青春的灵丹妙药便是来自不同社会历史背景、出于不同动机的及时改写。本文以“白雪公主”和“睡美人”两则经典童话为参照,选取了四位当代作家(唐纳德·巴塞尔姆、安吉拉·卡特、罗伯特·库弗、安妮·赛克斯顿)的改写作品作为研究对象。论文分析了两则童话的发展进程,详述了改写作品的重述规模
《读者》杂志是甘肃人民出版社主办的一份综合类文摘杂志,始终坚持“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启迪思想、开阔眼界”的办刊宗旨,以其独特风格打造了《读者》这个知名品牌。 新媒体环境下,《读者》杂志发行量下降,经济收益减少,人才流失严重。本文采用 SWOT 分析法,分析了《读者》杂志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面对新媒体的冲击,《读者》杂志采取了资产整合、多媒体平台运营、注重用户体验和多元化经营等策略。 《读
《妇女杂志》是中国妇女报刊史上第一份历史悠久的大型刊物。《妇女杂志》创刊之时正逢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兴起,经过了新文化运动、国民革命等多个重要历史时期,是一份研究女性形象和女性问题的珍贵史料。 论文建基于文献史料的搜集和充分解读,分析得出《妇女杂志》呈现和传播了三种女性形象,按照历时性的呈现方式分别是“变革的贤妻良母”“新女性”“摩登贤妻良母”。这三种女性形象各具时代特征,在贤妻良母主义下,“变革的
戏曲是我国艺术发展史上一个独具特色的种类,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艺术瑰宝。河北梆子作为我国戏曲四大声腔之一梆子腔中的一个代表剧种,在山陕梆子的孕育之下流传于京、津、冀等地区。河北梆子历经兴衰,曾与京剧有过互相抗衡的局面,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三个流派,以天津地区为代表的“直隶新派”又称“卫派”是其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河北梆子得以在天津发展离不开众多艺人的努力,他们借鉴其他姊妹艺术之所长,
以中国民族歌剧发展历史来看,从上世纪四十年代《白毛女》的探索,到五、六十年代《刘胡兰》、《洪湖赤卫队》等歌剧的不断成熟,以至新时代《呦呦鹿鸣》、《沂蒙山》等歌剧的辉煌发展,充分展现出了百余年来中国民族歌剧的艺术生命力。从中国民族歌剧的创作发展来看,“女性角色”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在以往的研究著述中,也多是以“女角”为视角,对中国民族歌剧进行探讨。本文以新近两部歌剧《呦呦鹿鸣》、《沂蒙山》中的“屠
中国近代艺术歌曲是二十世纪初期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以及“西学东渐”脚步的迈进,在中国音乐界逐渐兴起的一种歌曲体裁。它不仅在“词与乐”的关系上达到了高度契合、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其中还具有丰富的音乐文化内涵。这些内涵所表现的音乐文化现象已经超过了艺术歌曲本身,它们反映了时代精神,凸显了社会进步所需要的精神文化,极大地充实了中国音乐文化的内核。艺术歌曲所表现的文化内涵不仅是某一作曲家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