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市容环境卫生治理是一项社会性强、受益面广的社会公共服务事业,一直以来,政府部门在城市环境卫生治理工作中起着主导作用。上世纪八十年代西方国家掀起了行政改革浪潮,兴起了一种政府管理模式——新公共管理理论——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引入了经济管理的理念、工具和手段从而来治理公共事务,倡导政府改善与企业、非营利性组织以及公民的关系,以提升公共管理的水平和质量。随着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以及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我国政府也开始了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的进程。在此基础上,市容环境卫生治理作为城市建设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机制体制改革,革新运作模式,显得尤为必要。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和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部门积极推进市场化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加快了政府部门在职能转变上的步伐,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从市容环境卫生治理手段、发展规划、公民意识养成等方面仍有待改善。在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导向下,政府更需要加强制度引导和市场培育,吸引多元群体参与行业建设,从而推动环卫治理的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进程。综合国内外理论文献,学者们更多的关注新公共管理理论指引下的政府改革、城市管理模式变革等宏观视角,将目光聚焦于与市民生活质量休戚相关、但却不易察觉改变的市容环境卫生治理发展趋势的还比较少。本文在上述背景下,将从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促使服务型政府的产生,到服务型政府导向下市容环境卫生治理的客体、治理主体,以及市场化的可行性等内容进行论证,通过两种行政体制下市容环境卫生治理的优劣比较,构筑起一个包括市容环境卫生治理改革目标、治理手段、绩效评估等内容的理论分析框架,加以对国内外市容环境卫生治理的先进经验进行梳理,聚焦于金阊市容环境卫生治理模式的实例进行分析,总结工作成果和成效经验,提出不足和建议对策,以期对各地城市在推动市容环境卫生治理的改革实践过程中有些许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