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从认知语用学角度来分析英汉饮食仿词的生成过程。仿词是故意模仿某一既有词汇来表达另外意思的新词。由于其生动形象,简单易懂的特点,仿词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应用,并成为近年来大量涌现的新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仿词经常在上下文中与原型词相对照而出现,因此能深刻地体现事物的本质,给人以强烈鲜明的印象,还可以使语言新鲜活泼,造就幽默犀利的艺术效果。纵观目前国内外对仿词现象的研究,我们发现有些学者注重其所带来的修辞效果;有些学者强调其构词规则并将其视为重要的构词方式;有些学者重视其词语构造及语义之间的内部关系;另外还有学者关注对其进行跨语言对比研究。然而,很少有学者从认知的角度对其生成机制进行探讨。因此,本文是从认知语用角度出发,致力于阐释饮食仿词的动态生成过程。从说话者使用仿词的动机到源语的选择,最后到仿词的生成无不包含着说话者的认知活动。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以徐盛桓的自主-依存分析理论作为基础对英汉饮食仿词语料进行定性分析,探讨其独特的生成过程。该理论认为,话语的生成首先来源于说话人头脑里想要表达的意向内容,在交际意向性的制约下,通过相邻/相似关系,将一项内容推衍成为话语。(徐盛桓,2007:37)此理论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分析话语的生成过程。作者正是基于此理论,试图建立一个饮食仿词的自主-依存框架来解释这一特殊的语言现象,并进而回答两个问题:1)饮食仿词和源词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2)饮食仿词是如何生成的?研究发现,源词作为隐形成分已经存在于人们头脑中,表现为自主成分;仿词作为显性成分运用在交际中,表现为依存成分。源词以交际的意向性为导向,以相邻/相似关系为主要的认定手段,推衍出仿词,推衍的机制是拈连。依存成分的存在和运作是以自主成分的意向性为其导向的,依存成分的运用要体现自主成分的意向性;并且在特定的时候依存成分是可以反溯出自主成分的。研究结果表明,饮食仿词的生成过程可以用自主依存框架可以加以解释,为饮食词汇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但是本论文的研究还有些不足之处,我们只是提供了某种可能性的解释,且本论文仅仅对某些饮食仿词进行了探讨,得出的机制是否适用于其他的饮食仿词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