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科学的应对农村初中的校园暴力问题,保障农村初中学生更加健康的成长,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介绍了研究背景、意义和方法,概述了校园暴力的内涵、种类、基本理论、影响因素、危害和我国初中校园暴力问题基本情况,综述了校园暴力问题的研究现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得出可以下结论。以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设计遭遇校园暴力和参与校园暴力的总体情况调查表、基于学生视角校园暴力原因调查表,以及对于校园暴力的态度及处理方式调查表。研究结果表明,在寿光农村初中,校园暴力的现象还是相对普遍的,且很多时候都是因为一些琐事和感情问题,而对于校园暴力的处理方式大多数学生都是向老师报告,寻求帮助,但也有一部分人选择忍气吞声,这同不同初中生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个性特质有较大的关系。以教师为调查对象,设计基于教师视角校园暴力原因调查表、对于校园暴力的处理方式调查表,研究结果表明,“家庭教育缺失”,“学生间争强好胜”,以及“早恋引起争风吃醋”是造成校园暴力问题的三个主要原因。而在校园暴力问题的后续处理上,绝大多数都会批评参与暴力事件的学生,与其家长进行沟通,并对被施暴的学生进行心理安抚,但是很少有老师对施暴学生的心理方面进行辅导。这集中体现了在应对校园暴力问题上,农村初中学校管理不完善,主要是校园安全机构不健全;农村教师素质能力欠缺;学校同家长的沟通不足;师生关系有待改善;对问题学生的监控不足;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存在形式化倾向。以家长为调查对象,设计家庭教育现状调查表,研究结果表明,寿光农村地区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缺失,是导致校园暴力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具体的说,主要是家庭教育观念落后;农村家庭不文明用语较多;新教育理念的冲击。同时,外界环境的不良影响,如农村地区社会环境的影响;媒体的影响;农村灰色势力的影响,以及校园暴力相关法律体系的不完善都是诱发校园暴力问题的因素。最后,针对调查结论,本文提出了应对农村初中校园暴力问题的具体措施,一是提升农村初中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二是严格农村初中的校园管理,主要是建立完善的校园暴力预防体系;提升农村地区初中教师的综合素质;强化农村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关注“问题学生”。三是强化农村家庭教育,主要是提升农村家庭教育意识;农村家长注重生活细节;树立合理的教育理念,加强对孩子的教育管理。四是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主要是完善农村社会环境;规范媒体的引导;强化农村法治建设。五是完善校园立法,主要是完善校园暴力处置的相关责任;强化校园内的安全综合治理;加强对校园暴力问题的处置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