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小儿电子耳蜗植入术全麻苏醒期不良反应的影响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ch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先天性聋哑小儿电子耳蜗植入术术后躁动及恶心呕吐的影响。  方法:将60例行小儿电子耳蜗植入术患儿(1~4岁)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实验组(TEAS组,即T组)采取经皮穴位电刺激辅以静吸复合麻醉,而对照组(C组)不接受穴位刺激。记录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停药后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观察苏醒期躁动及恶心呕吐等情况。  结果:患儿在年龄、性别、体质量、手术时间、PACU停留时间的比较中,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组在手术开始后30min、手术结束、拔管即刻及拔管后5min时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均低于同时刻C组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拔管即刻及拔管后30min内各时点FPS-R和FLACC小儿疼痛评分及PAED躁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r P<0.01);T组拔管时间、麻醉时间及PONV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静吸复合麻醉能明显减轻双耳先天性重度神经性感音性聋小儿术后躁动的发生,术中具有一定的控制性降压作用,缓解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剧烈变化,缩短拔管时间,降低PONV的发生。
其他文献
背景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血压、控制危险因素与临床症状。我国老年高血压患者约占老年人群
第一部分:在川崎病中血小板参数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目的探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急性期、亚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浆血小板计数及其功能指与标川崎病发病及冠状动脉损
背景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为继发于原发病的二次损伤性疾病,若不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和干预,不仅会造成原发疾病的病情加重,同时也会加大原发病的治疗难度,大大提升了多种并发
研究背景:近年来,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由于迅速发展的耐药能力已成为世界广泛关注的医院感染病原菌。临床上多重耐药及泛耐药菌株的出现使其治疗面临无药可选的境地。在过去的10年间,我院细菌监测数据显示,AB的临床分离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至2009年AB占我院当年细菌感染的17.9%,成为非发酵菌第一位致病菌。2010年AB超过大肠埃希菌,成为导致院内感
目的:在记忆性器官移植模型中,同种反应性记忆性细胞对不同种属的二次移植的供体存在交叉反应性,本文研究了这种交叉反应性与小鼠种属特异性之间的关系。鉴于记忆性细胞在移植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