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的女性主义妇女形象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iwen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Katherine Mansfield,1888-1923)是英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短篇小说作家之一。她把短促的一生献给了短篇小说的创作和探索,对革新英国短篇小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曼斯菲尔德是一位风格独特的文体家。长期以来,许多评论家关注其新颖的写作技巧和现代主义表现手法,较少提及她作品中所反映的对女性主题的关注和思考。近年来,一些评论家注意到了这一点,开始研究曼斯菲尔德作品中所展示的极其丰富的女性世界。本文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视角出发,探讨曼斯菲尔德小说中所创造的女性形象。她们大致可分为五类:激进的现代女性,孤独的都市女性,传统家庭沉默的母亲及温顺的妻子,消极反抗困囿的家庭生活又最终顺从的女性,以及对生活萌生幻灭感的女性。这些人物形象真实地反映了现代女性的生存状况,反映了曼斯菲尔德对女性内心体验的透彻了解,也反映了她的女性主义思想的深入发展。曼斯菲尔德的小说深入地挖掘了女性的意识体验。她对妇女命运的思考有助于女性认识自身价值,寻求自身解放。她的积极而有益的探索对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他文献
本文是对辜鸿铭翻译思想的个案研究。 辜鸿铭与严复、林纾并称“福建三杰”,是清末民初驰名中外的文化名人。辜鸿铭的一生致力于东学西渐并极力维护中国传统文化的尊严,向西
在当今,翻译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令人遗憾的是,在国内,翻译研究者对儿童文学翻译的关注远远少于成人文学翻译。如果我们回顾一下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一个事实很容易被
《蝇王》是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最成功的一部小说。小说自1954年问世以来,在国内外文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尤其是1983年戈尔丁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以来,更加奠定了《蝇王》在现代
翻译的概念很广,可以从多个角度观察和研究。本文主要从语言学途径研究翻译。语言学途径中对等论认为,译者要在目标语中尽可能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信息,从跨文化
学位
视觉诗以其独特的文学体裁,吸引着各国学者们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目前,对于视觉诗歌的分析研究已经涉及多个学科和多种方法,如从文学、文体学、认知语言学、功能语言学、多模
本文运用叙事学理论对左拉·尼尔·赫斯顿的《道路上的尘迹》与玛雅·安吉鲁的《我知道笼中鸟为什么歌唱》中的叙述评论与种族意识进行了对比研究。文章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