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构主义作为一种语言哲学,最先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哲学领域,是欧洲社会批判文化运动的成果之一,也是后结构主义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构”这一概念以“结构”为预设,是针对当时长时间处于统治地位的结构主义的反思与反叛,并以质疑与消解为主要特征,力图系统地颠覆结构主义的核心思想,因而称之为“解构主义”。解构主义翻译观颠覆了逻各斯中心主义和文本的终极意义之说,强调意义的不确定性、流动性和开放性,使人们开始重新思考原文与译文、译者与作者的关系,并对传统翻译观中的“忠实”“对等”等翻译标准进行考量。
《德伯家的苔丝》作为19世纪末英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之一,主要讲述了女主人公苔丝从纯朴善良,到被社会种种邪恶势力迫害摧残,成为可怜的牺牲品的故事。作者将目光聚焦于家乡的自然风光和风俗人情,以悲观的笔触向世人揭露了英国残存的宗法农业社会下人民生活的残酷现实。小说以其内容和形式上的独具特色,至今仍葆有强大的艺术魅力,成为外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自这部作品传入中国以来,学者对其兴趣经久不衰,译本层出不穷,其中张谷若和孙致礼先生的两个译本受到学界的一致关注和认可。
本文以解构主义翻译观为理论基础,在对该理论的产生、发展和核心思想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从原文与译文的关系、作者与译者的关系以及翻译的标准和不可译性三个方面对两个译本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不同社会背景和生活经历影响了两位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和对待译作的态度,他们对词语多重意义的探究和英汉差异的不同处理体现了译文的开放性和多元性。解构主义翻译观对文本意义的解构使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与原作者交流互动的过程中,两位译者在译前对《苔丝》的欣赏和翻译动机、及其译中对景物描写、人物刻画、对话、修辞手法的不同理解充分体现了各自的翻译风格和对在目标语文化中延续原作生命的努力。本文在结合德里达提出的“经济原则”和可译性观点对翻译标准和不可译问题的讨论中发现,动态的翻译标准的确促进了翻译的多样化,但针对原文中的方言和专有名词,翻译可能始终无法传递原作的神韵,这也赋予了译者在面对翻译中的局限性时,通过创造性阐释实现合理权衡、恰当转换的义务。综上所述,解构主义翻译观为译本的对比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它把一切文本看成是无限开放和永恒变化的动态过程,并要求人们正视翻译中各方面之间的关系,极大地提升了译者和读者的地位,同时积极倡导以新的翻译标准考量译本,从而提高翻译作为跨文化传播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德伯家的苔丝》作为19世纪末英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之一,主要讲述了女主人公苔丝从纯朴善良,到被社会种种邪恶势力迫害摧残,成为可怜的牺牲品的故事。作者将目光聚焦于家乡的自然风光和风俗人情,以悲观的笔触向世人揭露了英国残存的宗法农业社会下人民生活的残酷现实。小说以其内容和形式上的独具特色,至今仍葆有强大的艺术魅力,成为外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自这部作品传入中国以来,学者对其兴趣经久不衰,译本层出不穷,其中张谷若和孙致礼先生的两个译本受到学界的一致关注和认可。
本文以解构主义翻译观为理论基础,在对该理论的产生、发展和核心思想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从原文与译文的关系、作者与译者的关系以及翻译的标准和不可译性三个方面对两个译本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不同社会背景和生活经历影响了两位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和对待译作的态度,他们对词语多重意义的探究和英汉差异的不同处理体现了译文的开放性和多元性。解构主义翻译观对文本意义的解构使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与原作者交流互动的过程中,两位译者在译前对《苔丝》的欣赏和翻译动机、及其译中对景物描写、人物刻画、对话、修辞手法的不同理解充分体现了各自的翻译风格和对在目标语文化中延续原作生命的努力。本文在结合德里达提出的“经济原则”和可译性观点对翻译标准和不可译问题的讨论中发现,动态的翻译标准的确促进了翻译的多样化,但针对原文中的方言和专有名词,翻译可能始终无法传递原作的神韵,这也赋予了译者在面对翻译中的局限性时,通过创造性阐释实现合理权衡、恰当转换的义务。综上所述,解构主义翻译观为译本的对比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它把一切文本看成是无限开放和永恒变化的动态过程,并要求人们正视翻译中各方面之间的关系,极大地提升了译者和读者的地位,同时积极倡导以新的翻译标准考量译本,从而提高翻译作为跨文化传播活动的质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