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痹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其主要表现为肢体关节肌肉的疼痛、肿胀、酸楚、麻木、重着、变形、僵直及活动受限等症状。人类日常生活中的诸多活动,无不在肢体关节肌肉的正常功能发挥下完成。因此,作为一个影响广泛的疾病,痹病的治疗确实是人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现代医学普遍缺乏有效的治痹方法。相比之下,中医历代医家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积累了针对痹病的丰富治疗经验,并留下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其中,清代医家提出了不少新认识、新见解,使得痹病的证治得到丰富和发展。因此,为了加强痹病的认识,清代医家关于痹病的文献整理及治痹特点的总结,是必要的。目的:通过文献的整理,研究并总结出清代医家痹病的证治特点。这是一个疾病从文献角度的断代分析,目的是为临床提供更多理论的依据,为现代临床诊疗提供参考和借鉴。研究对象与方法:搜集各清代医家的主要医籍,对其中痹病论治的相关部分进行收集与整理、分析与归纳,并总结每位医家的论痹特色以及治痹特点。最后,从中总结出清代医家痹病证治的整体规律。结果:清代医家治痹特点主要总结如下:1.重视内在因素,提出“痹者,疲也”的论点,认为正虚是致痹的内在因素,尤其注重扶正与祛邪并用,在扶正方面强调补益气血。2.在脏腑方面,认为痹病与肝、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治痹尤其强调补肝肾、健脾土。3.提出“痹非三气,患在痰瘀”的重要观点,认为痰瘀等病理产物可参与痹病的发病过程,因此主张逐瘀化痰,通络止痛之法,并且提出“久病入络,虫蚁搜剔”、“益气活血通络”、“豁痰通络除痹”及“峻下逐瘀通络”等不同侧重点的用药规律。4.重视肝在痹病发生中的参与作用,认为情志因素与痹病关系密切,肝风内动及肝气郁结为痹病的重要病因病机。5.提出外感暑、湿、热邪的新侧重点,以及辛凉宣痹,清热除湿的治痹特点。6.将奇经辨证法用于痹病的治疗。7.认为阴血为肢体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反对过用风药燥伤阴血。8.遵循“通”之治痹大法。结论:自《内经》提出痹病为风寒湿三气杂感而致,历代医家多以祛风散寒除湿之法论治,而用药多偏辛温辛燥。直至清代,众多医家在继承前学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逐渐开始重审“三邪致痹说”在临床上的实用性与普遍性,并且从中发掘其他与痹病相关的病因病机,从而提出创新的治痹思路和用药规律,并因此推动痹病辨证论治的发展。痹者,闭也,内外因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最终导致经络气血的“不通”,是痹病发病的关键。所以清代医家治痹之法虽多,但均遵循一“通”法之原则。清代医家所提出的痹病证治新认识可以为现代临床诊疗提供参考和借鉴,然而学者欲求痹之全貌,也决不能脱离前代的痹病认识孤立而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