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一“中摩外交二十五载;1992-2017”主要研究摩尔多瓦与中国建交二十五年来双边外交关系发展的历史进程。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更好地了解两国既有外交关系并分析其形成原因。本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揭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已成为一个政治和经济大国,而摩尔多瓦则需要调整自身以适应这一新的国际格局。本文包括四个部分:1.第一章:序言2.第二章:“摩尔多瓦与中国:两国历史发展进程与地缘政治”3.第三章:“中摩外交二十五载”4.第四章:“中摩外交关系:主要特点及成就”在阐明本文主要研究目的之前,首先必须了解两国主要国情特点及其历史发展进程。在第二章“摩尔多瓦与中国:两国历史发展进程与地缘政治”中,我探索了两国的历史发展沿革,以期了解两国现今的领土、经济、政治结构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中摩两国在领土、人口及建国时间长短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当1992年两国建交时,摩尔多瓦仅是世界地图上一个崭新的国家,它于1991年8月27 日才宣布脱离苏联独立。而当时的中国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已有43年的历史了(且自明朝以来的600多年间,一直维持着大概相同的疆域);1978年,摩尔多瓦才刚开始思考独立管理国家,中国就明确了自身未来发展道路并实行政治全面现代化;摩尔多瓦的国土面积仅33.7平方公里,人口约350万。中国则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国土面积世界第三),人口超过10亿(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摩尔多瓦是一个农业经济体,而中国从过去和现在都是一个庞大的综合体,其经济分支遍及世界各地。第三章“中摩外交二十五载”是本文的主体部分,我通过查找官方文献、报纸、浏览网络和杂志得出这一结论。一开始,我只是想利用不同来源的新闻以完成信息搜集,但在研究报纸之后,我意识到相关信息微乎其微甚至根本没有。因此,我转而开始寻找摩尔多瓦外交和欧盟整合部资料库中的官方文件。根据摩尔多瓦的法律,过去15年的文件仍然是对外保密的,所以我的参考资料仅为1992年-2002年间的文件(此项研究于2018年2月-3月进行)。幸运的是,由于2001年后中摩两国关系明显升温,报纸上出现了更多有关中国的信息,因此从2002年开始,此项研究的主要信息来源为《Moldova Suverana》日报、《Timpul》日报、《Profit》和《Agricultura》杂志。在最后一段时间(2014-2017年间),研究信息主要摘自摩尔多瓦国家新闻局的官方网站“Moldpressa”(相当于中国的新华社)。在此项研究后,我认为中摩两国25年的外交关系可以分为五个阶段:1.中摩建交初期(1992-1995)。这是双边关系刚刚开始的时期。1991年8月27日,摩尔多瓦宣布脱离苏联,实行独立,是1992至1993年间中国承认和建立外交关系的11个共和国之一。中国于1991年12月22日承认摩尔多瓦独立的国家地位,并于1992年1月30日与其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两国最初的外交关系因摩尔多瓦曾经历的内部斗争而遭遇挫折。那时摩尔多瓦正在实现从社会主义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经济改革(1 993年摩尔多瓦遭遇严重的通货膨胀,当时政府被迫更改变了国家货币),此后经历了“德左战争(1993年)”、改革失败后的经济崩溃以及其他困境。所有这些因素都减缓了两国外交关系升温的积极步伐。2.中摩外交关系发展阶段(1996-2000)。自1996年摩尔多瓦经过议会选举并实现政权更迭后,两国的双边关系开始升温。Petru Lucinschi先生作为议会议长,认为中摩两国的良好关系将有利于摩尔多瓦的发展。中国驻摩尔多瓦大使馆于1994年建立,而摩尔多瓦驻中国大使馆于1996年建立。Petru Lucinschi先生曾两次访问中国,1996年他担任议会议长,2000年担任摩尔多瓦共和国总统,他不仅迈出了中摩两国在经济领域合作最重要的第一步,也促进了双方的医疗合作。在他的一再坚持下,摩尔多瓦于2001年与北京中医院合作,于首都基希讷乌开办了中医中心。另一个促成两国关系升温的因素是1998年的“俄罗斯卢布危机”,当时由于俄罗斯的卢布贬值,摩尔多瓦经济遭受了第二次通货膨胀,导致对外贸易完全停止(当时摩尔多瓦对外贸易的80%是与前苏联共和国进行的)。这场危机使地方当局认识到,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发生,他们需要新的市场,所以他们便把目光转向了中国。而且199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也使中国外交政治又发生了一次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制定的“五年计划”(1998-2002)规定其与发展中国家建立政治关系,在共同发展中结成伙伴同盟,而摩尔多瓦当时也正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这一期间的最后一件重要大事是成立了两国政府间商业委员会并于1999年8月举行了第一次会议。这个委员会对于摩尔多瓦来说非常重要,它使摩尔多瓦政府更容易进入中国市场,以便与中国的本地企业建立伙伴关系,鉴于中国的大多数企业都直接由中央政府进行管理。3.中摩外交关系鼎盛时期(2001-2008)。这一时期的两国关系是前两阶段外交政策的延续,但其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而多样的发展。两国关系自2001年摩尔多瓦共产党上台执政后明显加强。众所周知,中国领导人更愿意与自己国家政权相同的国家建立更密切的关系。当时两国关系日益密切,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先生也于2001年对摩尔多瓦进行了正式访问(这是中国主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访问摩尔多瓦)。另一个转折点是俄罗斯联邦于2006年开始的外交战争,谁都没有想到此前如此亲俄的摩尔多瓦政府却宣布其外事主要目标是实现欧盟一体化。莫斯科对摩尔多瓦的农产品和葡萄酒实施经济制裁(葡萄酒是摩尔多瓦最主要也是最著名的出口产品)。这时,中国再一次坚持其帮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立场,对摩尔多瓦的请求提供了积极援助。我们可以从中摩双边贸易额中看到摩尔多瓦的巨大变化:2006年上半年,中摩双边贸易额约为1940万美元,高于前一年同期(2005年仅为1200万美元)。根据摩尔多瓦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摩尔多瓦主要向中国出口测量设备,从中国进口金属加工设备、食品和饮料加工设备以及电气设备等等。摩尔多瓦国家经贸部还证实,中摩合资企业为促进双边贸易额不断上升做出了巨大贡献,2003年只有27家合资企业,2006年上升到39家,其中都包括中国投资,分别活跃在贸易、酒店服务、卫生和其他领域。截至2005年1月1日,中国在摩尔多瓦的投资额约为117亿列伊。2007年摩尔多瓦外贸总额达2.019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74%),对华出口高达100万美元(是2006年的2.7倍)。中国是摩尔多瓦第六大商业合作伙伴,双边贸易额占摩尔多瓦外贸总额的比例为5.5%(2008-2010双边贸易情况不详)。与2010年相比,201 1年中摩双边贸易额增长了25.2%,达4.027亿美元,这样不大不小的贸易额使中国在摩尔多瓦对外贸易中排第7位,占摩尔多瓦外贸总额的5.45%。截至2012年4月1日,中国在摩投资余额为1000万美元,占摩尔多瓦总外资的0.11%,中摩两国的对外贸易总额约为1.571亿美元,与前一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10%。中国也成为摩尔多瓦葡萄酒出口的巨大市场,从2001年到2012年,摩尔多瓦对中国葡萄酒出口增长了200%,而在欧洲仅增长了50%。因此,中摩两国的双边贸易从2006年开始有了明显的增长。4.中摩外交关系停滞时期(2009-2012)。自2009年议会选举后,摩尔多瓦陷入混乱。共产党人又一次赢得了选举,但是反对派宣称这次选举具有欺诈性,不久之后,4月7号年轻人走上街头抗议选举。议院和总统院被毁,经过几天的抗议,宣布举行新的选举。新议会未能选出总统,因此次年举行了新的选举。经过长时间的协商和谈判,终于在2012年选举新一任总统。在此期间,中国向摩尔多瓦当地捐赠价值25万美元的计算机和其他房屋设施,以示支持。自此之后,中国驻摩尔多瓦外交代表团停驻两年(2009-2010年),并从2011年开始逐步恢复。5.一带一路倡议(2013-2017)。随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中国领导层在新一届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领导下发生了变化。在外交政策方面,中国宣布了“双赢政策”,该政策在吸收了同意加入这一倡议的国家和伙伴后,于2015年形成了“一带一路”倡议。2014年12月,摩尔多瓦在政府间委员会第七次会议期间签署了参与该倡议的协议。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根据“一带一路”倡议,摩尔多瓦从中国获得了两项技术支持以实现协议中规定的目的。这一时期双边关系的最后一步是2016年12月,摩尔多瓦和中国在政府间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最后一章“中摩外交关系:主要特点和成就”是总结性的一章,对两国外交关系的主要特点和成就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两国关系的特点,找出了影响两国关系的主要因素和历史转折点。地缘政治(邻国政策、领土地位等)、政治和经济(政权更迭、外交政治变化、经济危机)等因素不仅影响过去双边关系的进程,对两国关系的形成也举足轻重。尽管如此,中摩两国经过25年的外交,取得了影响重大的喜人成就:从1993年仅为3.2万美元的贸易额,到2016年的4.08亿美元;从1993年仅有6家外资或中摩合资企业到2016年的39家;从摩尔多瓦没有教授汉语的学校或大学,到2008年开设孔子学院,在两所摩尔多瓦大学开设中文系(1997在国家管理大学和2008在国际自由大学)以及在两所高中和一所幼儿园开设汉语班。双边关系的繁荣发展及其所取得的成就对于中国来说可能只是冰山一角,但其带来的显著发展对摩尔多瓦来说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