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实现了快速发展,但高等教育的质量,即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大量研究表明,高校教师是高等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提高高校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需要采取多种措施,运用多种方式,其中能否通过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教师的整体绩效,从而起到应有的行为激励效果,是至关重要的环节。1993年周边绩效(ContextualPerformance)概念的提出,改变了过去只重视任务绩效这个单一维度的观点,进一步完善了绩效评估体系。周边绩效理论为我们全方位认识高校教师的整体绩效提出了新的视角。只有明确了周边绩效的结构及决定因素,才能有效的提高高校教师周边绩效的管理水平。基于此,本研究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在广泛借鉴西方学者同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等较为成熟的理论工具,针对高校教师这一特殊群体,通过用本土化的数据对高校教师周边绩效的结构维度和大五人格(FFM,Five Factor Model)对高校教师周边绩效的决定作用展开探索性实证研究。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准实验设计的思想,通过文献查阅、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方法收集资料。首先,自行编制一份高校教师周边绩效的评定量表,调查以河北省两所高校的领导、教师和学生为被试发放问卷,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78份,其中有效问卷274份。通过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我国高校教师周边绩效的结构维度。概括出的5个维度分别是:工作热情维度、助人与合作维度、遵守制度维度、组织忠诚维度和承担额外工作维度。其次,运用中科院以中国人为样本编制的大五人格量表(NEO-PI),进行数据收集并采用相关分析法,在大五人格模型的框架内,对不同被试群体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影响高校教师周边绩效的决定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