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DWI)在血吸虫肝纤维化中的应用价值。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b值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适优选择,其参数-表观弥散系数(ADC)、指数表观弥散系数(EADC)在诊断血吸虫肝纤维化、鉴别肝纤维化不同分期的价值,和与血吸虫肝纤维化不同分期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血清学肝纤维化4项指标(HA、LN、PC-Ⅲ、Ⅳ?C)诊断、鉴别血吸虫肝纤维化不同分期的价值,和血吸虫肝纤维化分期之间的相关性。
材料与方法:
选用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25只,清洁级,体重约(2.5±0.5)Kg,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9只、对照组6只。实验组大白兔采用经腹部尾蚴贴片法建立血吸虫肝纤维化动物模型,正常对照组大白兔以不含尾蚴的去氯水进行空白对照处理。于动物模型建立后第6、9、12周,分组行MR常规扫描、多b值DWI扫描(b=0、20、50、80、100、200、400、600、800、1000s/mm2)及肝脏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同时检测血清肝纤维化4项指标(HA、LN、PC-Ⅲ、Ⅳ?C)。按METAVIR评分系统进行病理学分期,实验组兔分为无肝纤维化期(S0组),轻、中度肝纤维化期(S1-2组),重度肝纤维化期(S3-S4组)。由2名具有3年以上MRI工作经验的医师进行数据测量,比较不同b值、不同肝纤维化分期肝组织的表观弥散系数(ADC)、指数表观弥散系数(EADC)以及血清学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情况。
结果:
实验大白兔共25只:其中正常对照组6只,实验期间状态良好,全部存活。实验组19只,最终存活18只,死亡1只,其中S0期(无肝纤维化)5例,S1-2期(轻中肝纤维化)7例,S3-4期(重度肝纤维化)6例。实验组中,随着DWI-b值的增大,肝实质的ADC值逐渐变小,EADC值逐渐增大(P<0.01);随着血吸虫肝纤维化分级逐渐进展,肝组织ADC值逐渐减小,EADC值逐渐增大(P<0.01)。当b=20s/mm2、600s/mm2时,肝纤维化各组间ADC值、EADC值两两比较均分别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当b≤200s/mm2,取b=20s/mm2、80s/mm2和200s/mm2时,肝实质ADC值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明显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905,r=-0.630,r=-0.641,EADC值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887,r=0.509,r=0.558;当b值>200s/mm2,取400s/mm2、600s/mm2时,肝实质ADC值与肝纤维化分期呈较强负相关(r=-0.567,r=-0.830),EADC值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r=0.506,r=0.739)。
b=80s/mm2、600s/mm2-ADC值、EADC值对于鉴别肝纤维化分期S≥S1、S≥S3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当血吸虫肝纤维化S≥S1,b=80s/mm2,ADC值约2.839×10-3mm2/s时,AUC=0.783,敏感度为76.9%,特异度为66.7%,b=600s/mm2,ADC值约1.319×10-3mm2/s时,AUC=0.929,敏感度为87.2%,特异度为87.9%;当肝纤维化S≥S3,b=80s/mm2,ADC值约2.543×10-3mm2/s时,AUC=0.783,敏感度为76.9%,特异度为66.7%,b=600s/mm2,ADC值约1.183×10-3mm2/s时,AUC=0.929,敏感度为94.4%,特异度为77.8%。
血吸虫肝纤维化不同分期时,肝纤维化4项指标(HA、LN、PC-Ⅲ、Ⅳ-C)的血清水平均随着血吸虫肝纤维化分级程度的进展逐渐增高,并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关系。其中PC-Ⅲ、Ⅳ-C在轻中度肝纤维化时达到高峰,随后下降,仍略高于正常对照组水平(P<0.01),二者与肝纤维化程度呈轻度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r=0.655/P<0.01,r=0.623/P<0.01,提示PC-Ⅲ、Ⅳ-C可以作为早期肝纤维化的诊断指标。HA、LN值在早期血吸虫肝纤维化时明显升高,重度肝纤维化时增速减缓,但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明显正相关(r>0.70),相关系数r分别为r=0.861/P<0.01,r=0.720/P<0.01。肝纤维化4项指标中,只有HA与不同b值-ADC值之间均存在相关性,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ADC值、EADC值可以作为鉴别血吸虫肝纤维化不同分期的有效指标,其中b=80s/mm2(小b值)、b=600s/mm2(大b值)可以作为肝脏DWI成像技术的优选b值;血清肝纤维化4项指标可用于血吸虫肝纤维化的临床诊断,其中血清透明质酸(HA)对血吸虫肝纤维化的诊断和分期具有一定价值。
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DWI)在血吸虫肝纤维化中的应用价值。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b值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适优选择,其参数-表观弥散系数(ADC)、指数表观弥散系数(EADC)在诊断血吸虫肝纤维化、鉴别肝纤维化不同分期的价值,和与血吸虫肝纤维化不同分期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血清学肝纤维化4项指标(HA、LN、PC-Ⅲ、Ⅳ?C)诊断、鉴别血吸虫肝纤维化不同分期的价值,和血吸虫肝纤维化分期之间的相关性。
材料与方法:
选用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25只,清洁级,体重约(2.5±0.5)Kg,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9只、对照组6只。实验组大白兔采用经腹部尾蚴贴片法建立血吸虫肝纤维化动物模型,正常对照组大白兔以不含尾蚴的去氯水进行空白对照处理。于动物模型建立后第6、9、12周,分组行MR常规扫描、多b值DWI扫描(b=0、20、50、80、100、200、400、600、800、1000s/mm2)及肝脏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同时检测血清肝纤维化4项指标(HA、LN、PC-Ⅲ、Ⅳ?C)。按METAVIR评分系统进行病理学分期,实验组兔分为无肝纤维化期(S0组),轻、中度肝纤维化期(S1-2组),重度肝纤维化期(S3-S4组)。由2名具有3年以上MRI工作经验的医师进行数据测量,比较不同b值、不同肝纤维化分期肝组织的表观弥散系数(ADC)、指数表观弥散系数(EADC)以及血清学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情况。
结果:
实验大白兔共25只:其中正常对照组6只,实验期间状态良好,全部存活。实验组19只,最终存活18只,死亡1只,其中S0期(无肝纤维化)5例,S1-2期(轻中肝纤维化)7例,S3-4期(重度肝纤维化)6例。实验组中,随着DWI-b值的增大,肝实质的ADC值逐渐变小,EADC值逐渐增大(P<0.01);随着血吸虫肝纤维化分级逐渐进展,肝组织ADC值逐渐减小,EADC值逐渐增大(P<0.01)。当b=20s/mm2、600s/mm2时,肝纤维化各组间ADC值、EADC值两两比较均分别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当b≤200s/mm2,取b=20s/mm2、80s/mm2和200s/mm2时,肝实质ADC值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明显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905,r=-0.630,r=-0.641,EADC值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887,r=0.509,r=0.558;当b值>200s/mm2,取400s/mm2、600s/mm2时,肝实质ADC值与肝纤维化分期呈较强负相关(r=-0.567,r=-0.830),EADC值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r=0.506,r=0.739)。
b=80s/mm2、600s/mm2-ADC值、EADC值对于鉴别肝纤维化分期S≥S1、S≥S3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当血吸虫肝纤维化S≥S1,b=80s/mm2,ADC值约2.839×10-3mm2/s时,AUC=0.783,敏感度为76.9%,特异度为66.7%,b=600s/mm2,ADC值约1.319×10-3mm2/s时,AUC=0.929,敏感度为87.2%,特异度为87.9%;当肝纤维化S≥S3,b=80s/mm2,ADC值约2.543×10-3mm2/s时,AUC=0.783,敏感度为76.9%,特异度为66.7%,b=600s/mm2,ADC值约1.183×10-3mm2/s时,AUC=0.929,敏感度为94.4%,特异度为77.8%。
血吸虫肝纤维化不同分期时,肝纤维化4项指标(HA、LN、PC-Ⅲ、Ⅳ-C)的血清水平均随着血吸虫肝纤维化分级程度的进展逐渐增高,并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关系。其中PC-Ⅲ、Ⅳ-C在轻中度肝纤维化时达到高峰,随后下降,仍略高于正常对照组水平(P<0.01),二者与肝纤维化程度呈轻度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r=0.655/P<0.01,r=0.623/P<0.01,提示PC-Ⅲ、Ⅳ-C可以作为早期肝纤维化的诊断指标。HA、LN值在早期血吸虫肝纤维化时明显升高,重度肝纤维化时增速减缓,但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明显正相关(r>0.70),相关系数r分别为r=0.861/P<0.01,r=0.720/P<0.01。肝纤维化4项指标中,只有HA与不同b值-ADC值之间均存在相关性,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ADC值、EADC值可以作为鉴别血吸虫肝纤维化不同分期的有效指标,其中b=80s/mm2(小b值)、b=600s/mm2(大b值)可以作为肝脏DWI成像技术的优选b值;血清肝纤维化4项指标可用于血吸虫肝纤维化的临床诊断,其中血清透明质酸(HA)对血吸虫肝纤维化的诊断和分期具有一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