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研究吕柟的学者越来越多,但就他的学术思想特质和所属学派,还存在不少争议。
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思想进行梳理,探究他的思想特质。
第一,理气观,吕楠认为理、气、性不分离,理和性贯穿于“气”之中,“理”是从人事中产生的,所以“通人则通天地”,天命也只是个气,和气为一体,把气和人事放到最高位置。
第二,人性论,吕柟认为人性论的根本目的和意义在于,为人们能为善去恶确立一个前提和根据,使人们相信人性本善,相信自己可以也应该为善去恶,没有为什么,就像宗教信仰一样,并不需要繁琐的推理论证,所以,他赞同先秦的人性说,对宋代张载、二程等人的人性论有所批判。
第三,格物致知,他认为格物在随时随处格,凡念虑所起,身之所动,事之所接皆是,皆要穷尽其理,格物要“远取诸物”,还要“近取诸身”。格物要尽量多格,也要有侧重点,拣每个人的不足处格。大家都不足的是嫌贫爱富,解决的办法是甘贫少欲。他认为致知和格物是一个过程,德性之知来自闻见之知,从闻见之知处做,更具操作性。
第四,知行观,吕柟同意王阳明的真知必行、行后方才算知、不知不行、知行联系密不可分等观点,但是他始终强调知先行后的顺序,实质强调的是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因为王阳明认为致良知才是根本。他对王阳明“致良知”的批评,主要因为它太混沦,没有针对性,不能因人而施,容易误导人。
第五,戒惧、慎独、致曲工夫。吕柟认为它们是侧重于内心的格物,是于“念虑之所起”处格物,和格物致知是一个工夫,是格物致知的关键点。
第六,格物致知的目的:成仁。仁是做好格物致知之后的结果和目标,在他看来仁是“好问好察”、“以能问于不能”、“浑然与物同体”和“视天下无一物非我”的体验和境界。
总之,吕柟在坚守程朱理学思想的同时,又对其批判;在批判阳明学派的同时,又和他有不谋而合之处;为学方法上,他倾向于朱熹、程颐一类时时处处存心不放、在日常生活中踏踏实实格物致知,逐渐积累进而上达的为学路线,但他又十分欣赏程颢、尹彦明等人舒展的、圆融洒落的自由境界,对朱熹和程颐严毅敬畏的形象颇多微词,他希望在他给人的感觉是后者,但是背后的工夫是前者,试图将两者和谐的融为一体。
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思想进行梳理,探究他的思想特质。
第一,理气观,吕楠认为理、气、性不分离,理和性贯穿于“气”之中,“理”是从人事中产生的,所以“通人则通天地”,天命也只是个气,和气为一体,把气和人事放到最高位置。
第二,人性论,吕柟认为人性论的根本目的和意义在于,为人们能为善去恶确立一个前提和根据,使人们相信人性本善,相信自己可以也应该为善去恶,没有为什么,就像宗教信仰一样,并不需要繁琐的推理论证,所以,他赞同先秦的人性说,对宋代张载、二程等人的人性论有所批判。
第三,格物致知,他认为格物在随时随处格,凡念虑所起,身之所动,事之所接皆是,皆要穷尽其理,格物要“远取诸物”,还要“近取诸身”。格物要尽量多格,也要有侧重点,拣每个人的不足处格。大家都不足的是嫌贫爱富,解决的办法是甘贫少欲。他认为致知和格物是一个过程,德性之知来自闻见之知,从闻见之知处做,更具操作性。
第四,知行观,吕柟同意王阳明的真知必行、行后方才算知、不知不行、知行联系密不可分等观点,但是他始终强调知先行后的顺序,实质强调的是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因为王阳明认为致良知才是根本。他对王阳明“致良知”的批评,主要因为它太混沦,没有针对性,不能因人而施,容易误导人。
第五,戒惧、慎独、致曲工夫。吕柟认为它们是侧重于内心的格物,是于“念虑之所起”处格物,和格物致知是一个工夫,是格物致知的关键点。
第六,格物致知的目的:成仁。仁是做好格物致知之后的结果和目标,在他看来仁是“好问好察”、“以能问于不能”、“浑然与物同体”和“视天下无一物非我”的体验和境界。
总之,吕柟在坚守程朱理学思想的同时,又对其批判;在批判阳明学派的同时,又和他有不谋而合之处;为学方法上,他倾向于朱熹、程颐一类时时处处存心不放、在日常生活中踏踏实实格物致知,逐渐积累进而上达的为学路线,但他又十分欣赏程颢、尹彦明等人舒展的、圆融洒落的自由境界,对朱熹和程颐严毅敬畏的形象颇多微词,他希望在他给人的感觉是后者,但是背后的工夫是前者,试图将两者和谐的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