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社会学视角作为一个研究翻译现象的新视角,自上世纪末以来受到翻译界学者的高度关注,如今已发展成社会翻译学视角。该视角认为翻译实践本质上是社会实践,此外,该视角关注社会因素对翻译实践及翻译产品的影响。罗慕士翻译的《三国演义》全译本整体上呈现出两大翻译特点:充分性和可接受性。该翻译活动由外文出版社主动发起,其社会属性极其明显。译本呈现出的充分性和可接受性也是该活动涉及的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然而,综观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学视角作为一个研究翻译现象的新视角,自上世纪末以来受到翻译界学者的高度关注,如今已发展成社会翻译学视角。该视角认为翻译实践本质上是社会实践,此外,该视角关注社会因素对翻译实践及翻译产品的影响。罗慕士翻译的《三国演义》全译本整体上呈现出两大翻译特点:充分性和可接受性。该翻译活动由外文出版社主动发起,其社会属性极其明显。译本呈现出的充分性和可接受性也是该活动涉及的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然而,综观当前研究,鲜有学者注意到该翻译活动的社会属性以及作用于该译本的社会因素。因此,本文基于社会翻译学视角,从皮埃尔·布迪厄的反思性社会学对《三国演义》罗慕士译本进行研究,旨在探究促使罗慕士形成既充分又极具接受性的译本的社会因素,并探讨在这些社会因素共同作用下,罗慕士具体选择了哪些翻译方法。经大量阅读和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对比原文和罗慕士译本(部分举例涉及虞苏美译本),研究发现,罗译本在翻译场域、资本以及译者惯习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下形成。首先,翻译场域。罗译本受外文出版社委托,因此,场域首先明确了这个翻译活动的主要目的,即传播中华文化、实现文化交流。基于此,罗慕士在翻译方法的选择上整体偏向直译,即充分性翻译。其次,资本。从布迪厄反思性社会学看,资本表现为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经济资本以及符号资本。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作用于罗译本的翻译过程,即确保翻译活动正常运行;罗慕士的文化资本和符号资本为他在具体翻译方法的选择上赢得了巨大的决定权。最后,译者惯习。罗慕士的翻译惯习由其社会实践共同形成,作为汉学家、汉语教授、译者以及美国高等知识分子,教学、学术研究以及翻译是罗慕士的主要社会实践。受教学以及学术研究影响,罗慕士形成深度解释某类社会或语言文化现象的习惯,因此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偏向增译、释译、加注;由于罗慕士对汉语语言结构做了深入研究,因此在翻译汉语特殊句式时,偏向直译;罗慕士注重诗歌的韵律和形象,因此在翻译诗歌时为了保留韵律和形象,常选择增译、明晰化翻译、重组结构、合并、改编等翻译方法。整体而言,罗慕士译本既关注了对原著的充分性翻译,也关注了西方读者的可接受性阅读。
其他文献
不真正不作为犯历来是不作为犯罪理论研究的难点,而不真正不作为犯在理论及司法实践中的判断又含糊不清,而保证人地位的确定对于不真正不作为犯的确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保证人地位理论,不真正不作为犯是否成立的前提是对行为人是否具有保证人地位的判断,即行为人根据何种法理在什么场合下具有作为的义务。作为义务来源的确立与保证人地位的界定是一体两面的关系,要判断保证人地位是否存在就必然要以判断作为义务为前提。
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半导体企业面临的竞争愈发激烈,在当今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半导体企业想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就必须具备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可以通过投入更多新设备来实现扩充产能以期在产业景气时期扩大市场占有率,但是新设备的投入必定带来更多的资金投入,并且见效周期长;而提高设备综合效益(OEE)不仅节省资金而且见效也快。因此,半导体企业需要一个解决方案,通过定期检查延长设备寿命,将设备故障频
主体性是人在认知客观事物过程中体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在翻译实践中,译者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之一,连接着源语文本与目标语读者,决定着译文的最终面貌。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汉学家译者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以往的研究对汉学家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主体性问题关注较少。《道德经》是外译出版数量仅次于西方《圣经》的典籍,其英译之路值得探究,汉学家译者的主体性无疑是一个有价值的切入点。本文采取定性为主、定量
胡宗锋及其合作者罗宾·吉尔班克作为陕西文学对外翻译的主要实践者,为陕西文学“走出去”做出了巨大贡献,亦为中国文学和文化“走出去”提供了借鉴。目前,胡宗锋和吉尔班克的地域文学合译还没有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文章以该合译模式为研究对象,借助社会学“惯习”理论界定此合译现象中的几组惯习间的“异体同构”现象及同构的组成成分,然后从主译者、合译者、作者和读者四“位”主体间的人生轨迹、资本和活动场域中追寻几位主
华县皮影是美术与戏曲的碰撞,是灯与影的碰撞,是审美与技艺的碰撞,是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不断沉淀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隔帐陈述千古事,灯下挥舞鼓乐声”,华县皮影作为陕西地区广受大众喜爱的娱乐方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从侧面反映了陕西人民的思想、追求、生活习俗等等。华县皮影不论是人物造型,或是动植物以及道具场景的制作都非常精致,其视觉元素不仅繁简结合,线条优美,还融入了当地的生活习惯和文化特色,图案
居住权诞生于罗马法时期,定位是人役权范畴,位于人役权体系中。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欧陆各国对居住权制度进行了承袭,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发展,适用范围实现了不同程度的扩张。我国学者早在《物权法》制定前后就对其展开了激烈讨论,主要争论点是居住权是否有入法的必要,《物权法》的几个草案稿都规定了居住权,但最终认为其适用面太窄,删除了相关规定,但之后学者一直都有对其进行研究讨论,从未停止过。时隔十多年,《民法典》
胡樸安是清末民初的國學大師,博覽群書,著述等身,其《中國文字學史》《中國訓詁學史》堪稱近代小學史的開山之作,尤爲學界所重。除此之外,胡樸安在經學、史學、子學、文學等諸多領域都有建樹。本論文要探討的是胡樸安對《莊子》的研究,他對《莊子》的研究,主要見於《莊子章義》《儒道墨學說》《周秦諸子學略》及《周秦諸子書目》等論著中。目前學界大多衹關注了胡樸安在文字學、訓詁學、文章學等領域的成就,而對其《莊子》學
本文研究对象为北宋僧人送别诗,从他们诗歌的题目和创作群体的基本情况谈起,北宋僧人送别诗题目中增加了记事性因素,并开始出现长题。按照宗派来看,北宋写作送别诗有三大群体,即天台宗、云门宗和临济宗,他们或时代相近互相送别唱和,或世系相联,结为紧密的创作群体。接着,本文讨论了北宋僧人写作送别诗的缘由,主要有以下三点:行脚之风、报恩孝亲、与文人交往。离别牵动着人的思绪,北宋僧人在送别诗中表达留恋感伤、漂泊怀
本篇论文主要从巴蜀与两京间区域交通的概况、巴蜀—襄洛线诗歌书写的情感特质及沿途诗人行止考略、峡江水道诗性地理空间的动态考察、唐人峡江记忆的生成与深化、巴蜀—襄洛线的唐宋变迁五个角度来展开论述,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详细梳理巴蜀与两京间区域交通的基本情况,从唐人出入巴蜀“西入东出”现象切入,分析唐人出入巴蜀时对路线的选择及其原因。结合相关唐人别集、总集、地理志和今人研究著作,明确该区域内形成的以长
小说《第七天》自问世起便因其内容涉及到许多社会和现实问题而备受争议,亡灵叙事及小说内容的荒谬性也受到了读者的热议。小说出版后不久,法国媒体就刊文介绍了这部小说。余华的小说在法国的受欢迎程度是显而易见的。目前,针对这部小说的译本研究还很少,而小说的法译本研究更是屈指可数。因此,该小说法译本现有的研究视角少而单一。因此,我们对《第七天》这部小说的法译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在对余华及其小说现有的研究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