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思想品德教科书中,利用榜样进行道德教育,一直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它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榜样的价值来自榜样本身,榜样中具体的事例和高尚的人格,让人觉得既真实又亲切。课改后人教社新版思想品德教科书中的榜样,形式多样,层次分明,具有真实性和现实性,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但教科书中的榜样事例有需进一步完善之处。本文以一定的理论知识为指导,初步探究教材中榜样事例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全文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了相关研究:导论部分阐明了本研究的缘起、价值以及研究概况,同时交代了文章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并对核心概念予以界定。正文的第一部分,分析了榜样在初中思想品德教科书中运用的必要性。思想品德课程的性质决定了榜样在教科书中的运用,同时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需要通过教科书进行榜样引导。正文的第二部分,是本研究的重点,主要对课改前后人教社两套初中思想品德教科书中的榜样人物进行分析和统计。统计主要从职业、性别、道德品质、所属时代、国籍等几个维度进行。通过分析发现,课改前后两套教科书中的榜样人物的男女性别有很大差异,榜样人物的职业角色与反映出的道德品质有所变化,两套教科书中的现当代人物数量大于古代人物,同时榜样人物所属的国籍中美国等欧美国家是典型代表。正文的第三部分,在前一章的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课改前后教科书中榜样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教科书中有些榜样对学生的教育效果不大,女性榜样人物较少,同时部分内容有功利化倾向。这些问题与教科书编写的文化背景,教科书编写者与审定者的性别倾向及社会功利化倾向有一定的联系。正文的第四部分着重对思想品德教科书中的榜样人物的选取提出了一定的实施建议。主要从教科书编写者和教师教学角度提出了一定的建议,以期能对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完善有一定的帮助。结语部分,对本次研究进行了简要总结,指出了本研究的存在的问题,并对进一步的研究做出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