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当今社会亟需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教育领域也随之做出从“重视双基”“育分为本”到“发展素质”“以人为本”的转变。表达不仅是日常生活中一种高频发生的交流活动,也属于教育教学的活动范畴,具有重要教育功能。它不仅是高中生学习书本知识、提升语言技能的一种活动方式,也能在培养学生表达素养及其他相关社会性素质、唤醒学生自我意识、提升学生主体性、建构学生个人经验、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学生表达对语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亟需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教育领域也随之做出从“重视双基”“育分为本”到“发展素质”“以人为本”的转变。表达不仅是日常生活中一种高频发生的交流活动,也属于教育教学的活动范畴,具有重要教育功能。它不仅是高中生学习书本知识、提升语言技能的一种活动方式,也能在培养学生表达素养及其他相关社会性素质、唤醒学生自我意识、提升学生主体性、建构学生个人经验、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学生表达对语文学科学习具有促使语文学科资源充分使用、推动语文学科基本属性彰显、助力语文学科育人功能发挥等方面的作用。“高中语文课堂中学生表达问题研究”是为研究选题。基于文献研究和梳理,理清高中语文课堂中学生表达相关概念的含义,从表达对高中生身心发展的功能、学生表达对语文学科学习的功能两方面探讨高中语文课堂中学生表达的功能。以已有研究成果、对优质课的观摩和先期实证调查为基础,从学生表达中应有的目的、师生关系、环境和重要环节四个维度探讨高中语文课堂中学生有效表达的特征:有效表达应以发展学生多方面的素质为目的,应追求“条件—本体”式师生关系,应具备民主开放而自由宽松的环境,应将学生串联和反思作为重要环节。为切实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寻找真问题,实证调查以H省S中学部分师生为研究对象。基于高中语文课堂中学生有效表达的特征,借鉴其他研究者的研究成果,编制行为观察记录表、问卷和访谈提纲,采用课堂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三种方式,调查、了解并总结目前高中语文课堂中学生表达存在的问题:师生对于高中语文课堂中学生表达目的的理解不全面、学生表达中“条件—本体”式师生关系并未彻底落实、学生表达环境虽相对宽松包容却仍不够民主自由、学生表达呈现简单线性式,缺乏串联和反思环节。透过问题本身,“知识本位”教育价值取向的误导、教导和学习的关系在实践中的偏差、高中生独特心理特征的影响是高中语文课堂中学生表达问题的主要成因。通过对高中语文课堂中学生有效表达特征的总结、学生表达问题的调查和成因的分析,为切实解决高中语文课堂中学生表达问题,提升学生表达素养,师生应在如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澄清表达目的,明确表达意义;归还表达时间,调整表达顺序;保障学生权利,平衡生生之权;尊重学生立场,拓宽内容空间;关注心理特征,营造民主环境;引入串联反思,提升表达质量。
其他文献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繁荣发展的不竭力量,更是中华民族最厚重的民族文化禀赋。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按照社会的需要肩负起培养创造性人才责无旁贷。根据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小学阶段是儿童创造力、想象力发展的关键期,因势利导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应该成为小学阶段教学的重要一环。同时,新课标指出的“乐于表达”“自由表达”“学会表达”的训练要求更加强调学生自由而创意地表达。创意写作强调激发儿童写作兴趣,
城镇化发展规律决定了流动儿童教育依然将是我国教育的焦点,而流动儿童入学均等是流动儿童教育公平公正的起点和瞩目点。我国实现流动儿童入学均等的主导因素来自入学政策及其执行情况,县级政府是入学政策执行的基础构成,也是入学政策执行有效性的基本保障。对县级政府流动儿童入学政策执行问题进行研究,利于提升地方入学政策执行力度和质量,保障流动儿童教育权益和起点公平,更好实现国家就近入学政策初衷,推进义务教育公平进
随着2020年各地黑臭水体污染防治工作的收官,我国水环境治理方向也从“消除黑臭,改善水质”为主向“稳定水质,修复生态”为主转变。目前生态修复类方案在设计时缺乏对生态系统自适应性和不确定性问题的思考,河湖生态修复方案中各种理论、技术和措施的实施效果与预期存在差异,缺乏相应的监测手段进行论证、检验及对方案的纠偏,针对生态系统特点的方案设计与管理问题还缺乏相应的指导,而适应性管理因其能应对系统管理中的不
目的:地方性砷中毒是环境地球化学性疾病之一,主要通过氧化应激以及线粒体损伤途径导致多种脏器损伤。在砷及其化合物代谢的过程中,肝脏受到损伤最为严重,然而,砷诱导肝细胞发生损伤的机制尚未明确。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PC)是一种多酚类化合物,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减轻砷的毒性作用,其缓解砷致肝细胞损伤的机制仍需要探讨。本研究旨在探讨亚砷酸钠(Sodium arsenite,NaAsO
教师实践性知识是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和课堂情境中逐渐生成的,它是对教师教育教学经验的一种高度概括,也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综合反映。教师实践性知识是凝聚教师教育智慧、彰显教育专业性的关键因素,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明晰和掌握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过程、生机制与具体的生成策略对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和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尤为必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如何促进小学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便成为了相关专
农村党员是农村中的优秀成员,在农村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农村的重要职责,在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笔者在中部H村调查中发现,该村党员在没有担任任何正式职务的情况下,代表村民参与和管理村庄公共事务。党员的代表行为是如何产生的,党员代表行为的运作机制有哪些以及党员代表行为的效果如何,这些问题成为本文的研究重点。为厘清上述问题,笔者以中部H村的田野调查
历史本体的“存而不在”与历史学科的特性决定了历史学习过程始终需要想象参与。历史想象是重演和再现历史的基本工具,也是推测和解释历史可能性的重要手段,更是学生认识历史、理解历史的主要途径。根植于想象与想象力的研究,将历史想象重新界定为:基于史实在脑海中再现历史形象与过程,构造历史图景,灵活思考历史多种可能性,并对其做出合理解释的内在心理活动和精神活动。其实质是生动的历史叙事和深刻的历史解释,以及对历史
课后服务不仅是一个教育性质的问题,也是一个社会性问题,引起广大人民群众和教师群体的广泛关注,建立健全完善的校内课后服务体系迫在眉睫。《双减》政策热度不断攀升,课后服务成为能否顺利实施双减政策的重要环节,课后服务的质量与水平更加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课后服务在我国正式以文件提出是在2017年3月份,此后各地也都在不断摸索适合自己的课后服务模式。如何充分发掘校内课后服务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逐步建立健全
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不仅带来带来我国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也促进社会经济领域内资源要素的快速流动,资源集聚推动着城镇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城市治理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而社区治理作为城市治理的末梢环节,对于城市发展具有基础性的影响。城市社区行政化是社区治理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突出现象,行政化自社区建设发轫之时就相伴存在,经过持续数十年的改革,社区治理在“行政化”与“去行政化”之间循环往复,陷入一个“行政
工程素养是一种关乎人的生活实践与全面发展的素养。然而,工程素养的概念在学界尚无统一的共识,学界针对工程素养培养的研究较少,我国中小学培养学生工程素养的实践经验也较为不足,可见中小学生工程素养培养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从国家需求上看,当前的国际竞争要求我们重视培养中小学生的工程素养,2022年发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也明确提出推进工程与技术实践;从中小学生发展需求上看,学生作为一般人应当具备一定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