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育学研究中,人们对儿童及儿童教育的把握多建立在“儿童是一种客观的存在”这一观念的基础上。围绕着这个看似不证自明的观念,人们努力追问什么是儿童?什么是教育?并由此发展出一套有关“儿童本质”和“教育本质”的理论话语来指点日常的教育实践活动。然而,在教育社会学“换一种眼光来看问题”的引导下,那种不证自明的儿童观及教育观逐渐显现出其自身的历史性和建构性--人们关于儿童的所有观念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经过不断的建构而逐渐形成的。因此,在这个问题上,教育社会学研究需要追问的是,今天有关“儿童”和“教育”的概念为什么会被理所当然地呈现出来?是以什么方式呈现出来的?并且是如何在儿童的教育上发生作用的?由于儿童文学在不同时期都扮演过教育儿童、为儿童树立榜样的角色,本文试图以对儿童文学文本的解读为切入点,在教育社会学的层面上来回答这一问题。通过对儿童形象、叙述角度、文本结构、语言修辞等维度的分析,呈现传统儿童文学中所描述的单一、线形的成长模式,由此揭示社会化话语中所隐含的独断性,以及建立在此社会化话语基础上的教育的独断性。
首先,论文从儿童自己的作文入手,以儿童自身的话语来质疑我们习以为常的“儿童是天使”的观念,揭示这一观念实际上是成人对儿童强加的限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儿童文学发生发展史的考察,揭示儿童文学的使命性--以教育儿童为己任。
其次,论文对儿童文学的文本进行了研究,包括儿童形象分析和语言分析两个方面。形象分析呈现了两类儿童的形象,即传统写作模式下的榜样儿童和“彼得·潘写作”视野下的另类儿童。榜样儿童因其模范作用而成为主流的儿童形象,成为儿童生活及教育中的榜样,并成为“童年叙事”的一种主要模式;另类儿童虽然游离于制度之外,不被主流话语所接纳,但却用他们真实、自然、无拘无柬的一面,为我们思考儿童的生活和教育提供了“另类视界”。语言分析从叙述视角和叙述结构两方面展开,旨在揭示其中所传达的作者在儿童观及教育观方面的情感指向和价值立场,从中发现儿童文学的创作逻辑以及教育的逻辑。
最后,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论文对儿童,儿童文学及教育进行了理论思考,尝试着提炼出两种关于成长的理念--线形成长观与反线形成长观。“彼得·潘写作”视野对儿童文学中线形成长观及教育观的颠覆提醒我们,儿童是一种“异文化”的存在,教育研究需要重新反思儿童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真正唤醒儿童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