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急诊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具备的核心能力为框架,探讨其专科化的培养体系,包括核心能力的确立,以及以核心能力为依据的课程设置、临床实践方案、培养方法与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为我国护理高校培养研究生水平的高层次、高质量的急诊专科护理人才提供一定的理论意义,从而促进我国护理队伍的专科化发展进程。方法1.函询问卷形成方法: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和半结构化专家访谈法初步构建了急诊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专科化的培养指标体系。经过函询预实验对培养指标体系的内容进行修改与完善后形成正式的第一轮专家函询问卷。2.德尔菲法:采用德尔菲法(Delphi法),由30名专家对该培养指标体系进行2轮函询,结合指标纳入标准(重要性赋值均数>3.5,变异系数<0.2)和专家意见,最终确立了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急诊专科化的培养体系。3.统计学方法:采用率、均数±标准差对函询专家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描述;研究的可靠性指标采用专家积极系数、专家权威程度、专家协调系数表示;指标的重要程度采用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权重值表示,其中指标权重值采用比例分配法确定。结果1.两轮函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6%、100%,两轮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2、0.84,总体Kendall’s W分别为0.230和0.329(P﹤0.001)。2.经过两轮函询,最终初步确立了急诊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指标体系,主要包括3项一级指标,17项二级指标以及延伸的88项三级指标。3.本研究利用比例分配法计算了各级指标的权重值,进行了指标重要性排序。专家对3个一级指标的重要性排序依次为:培养目标、培养过程、评价体系。结论本研究选取函询专家涉及领域广泛,代表性好,良好的专家积极性、专家权威程度以及专家协调性,均表明了本研究的科学性与可靠性较高。初步构建的急诊MNS培养体系包括3项一级指标、17项二级指标、88项三级指标。该培养体系基于急诊高级专科护士角色定位,突出急诊专科特色,以期能为急诊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为临床培养出高层次、应用型、专科型的护理人才,从而促进我国护理专科化的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