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形成的标志性著作。在这部重要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对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生产力、交往形式(生产关系)及其之间的现实关系问题作了深入的论述,科学阐述了同这种现实的生产过程相联系的交往形式(生产关系)以及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全部社会意识的各种不同的理论的产物和形式,深刻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中的根本矛盾和问题,合理描述了从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转变的历史方向。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形成的标志性著作。在这部重要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对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生产力、交往形式(生产关系)及其之间的现实关系问题作了深入的论述,科学阐述了同这种现实的生产过程相联系的交往形式(生产关系)以及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全部社会意识的各种不同的理论的产物和形式,深刻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中的根本矛盾和问题,合理描述了从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转变的历史方向。在马克思、恩格斯这些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论述中,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生产力、交往形式(生产关系)及其之间的现实关系问题无疑是其中的根本内容,而这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理论。所以说,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生产方式思想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是我们坚持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需要,而且更是我们在实践中实现现代生产方式变革、构建新型现代性文明的现实需要。马克思、恩格斯生产方式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其自身理论逻辑。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等著作中分别就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论述了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充分肯定了资产阶级在这一历史发展上的革命性;也就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作了深入分析。这些研究为《德意志意识形态》对生产方式问题的分析和批判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著中,马克思、恩格斯从“现实的人”出发,将“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作为现实前提、将生产方式作为根本内容,对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意识形态作了深入批判,深刻揭示了物质实践和现代观念形态之间的历史关系,从而创立了以生产方式为基础、从现实的生产过程说明和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这表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著中,马克思、恩格斯的生产方式思想不仅是其历史观的核心,而且也贯通了历史唯物主义其他理论环节。正是在这些逻辑建构中,作为“新唯物主义”、作为新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才能成为真正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由空想变革为科学。当然,生产方式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根本性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对生产方式的认识也是发展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虽然也明确运用了“生产方式”这个概念,但是,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理论并没有最终形成,这主要表现在作为生产方式理论中的“生产关系”这一概念并没有科学提出。真正明确提出“生产关系”这个概念是在《哲学的贫困》一著作中。在该著中,马克思对蒲鲁东的形而上学的经济学思想批判中,马克思论述了生产关系。马克思对生产关系的认识,贯穿于其整个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研究的对象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恩格斯虽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没有完整的生产方式理论,但他们在该著中所表达的生产方式思想却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以生产方式问题为导向,批判了现代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源和本质,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另一方面,马克思在其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进路中,始终抓住生产方式问题,并以此作为哲学和经济学双重视野的“批判中心”,从而为批判资本主义提供了现实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著中所阐发的生产方式思想也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一方面,虽然经过200年来的历史发展,资本主义也在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改变其存在形态和发展方向,但是其生产关系的历史本质并没有改变,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现代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并没有解决。所以,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并没有完成。随着资本金融化、数字化的变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和问题将更趋于复杂,我们也要在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这一变化,正确把握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要在“小康中国”的基础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不断变革和创新生产方式,在现代化的历史过程中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生产方式发展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也要从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著作中关于生产方式的一般理论中把握现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建设全面现代化的进程中,推动我国现代生产方式高质量发展。
其他文献
语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语言和文化是分不开的,语言其实是文化的一部分,但是文化也是依赖于语言来进行传播的。文化意识目标是英语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被列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7版),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材是学生和老师沟通的桥梁,是老师实现文化意识培养的主要工具。新标准高中《英语》教材1-5册是高中生广泛使用的教材,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献研究表明,关于该教材的研究很多
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基层政治建设的重要一环,承担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任,维系着党与农民群众间的紧密联系;同时,基层党组织也是党在农村地区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发挥着领导核心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稳固,党在农村地区的领导地位就会牢不可破,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能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反之则会导致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受到损害,动摇党在农村地区执政的群众基础。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的时代,农村基
本文圍繞王鐸在南明弘光朝一年發生的“李清爲倪元璐請謚”“預投降書”“僞太子案”等事件中,不同史料所展現出的王鐸歷史形象進行考辨,分析不同史家與王鐸的關係及政見之異同,指出東林、復社黨人的歷史著作不可避免地帶有門户之見;遺民史家因身份和文化心理因素,會主動傾向貶斥降臣;清中期以後的史家漸漸淡化反清色彩,立場與官方史書趨向一致。諸多南明野史關于王鐸的史料真僞不一、褒貶各異,研究引用時要詳加辨别。
为充分发挥金融支持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运用熵权法对2008—2020年黄河流域9省(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别从金融规模、金融结构以及金融效率三个方面分析金融支持的作用。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2)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着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3)金融规模
进入信息大爆炸时代,传统媒体的传播形式已然不能满足当今人们对传播内容的获取需求,新媒体随之诞生。经过长期的磨合,给予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共存的机遇,从而迎来了“融媒体”盛世。在融媒体环境下,制作优良、传播快捷的产品内容打破传播了壁垒,获得了广泛的受众群和活跃的互动量。随之也诞生了一个新兴行业——融媒体主播。融媒体主播拥有独特的行业特性要求:亲和力、传播力、互动性,其自身的服饰形象塑造也成为一种传
互联网的发展使律师的庭外言论传播迅速而广泛,受众可以实时地接受律师透露的案件信息,律师发布各类庭外言论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行为,逐渐成为律师的一种诉讼技巧,辩护律师试图通过社会舆论改变控辩平衡对抗的局面,对司法审判带来了较大的冲击与挑战。若不能及时规制律师庭外不当言论,司法的公正性、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律师的行业形象等可能受到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律师庭外不当言论进行合理规制,使律师在法律限度内合理行
建立会计信用监管体系,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是市场经济诚信建设的必要内容。2018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财政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对会计领域违法失信相关责任主体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以此文件为指导,各部门、各地方开始制定会计信用监管实施细则,并积极开展会计信用监管的实践:包括会计信用信息采集、会计信用评价、会计信用评价结果的运用以及会计信用监管的监督与救济。会计信用信息的采集是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以下简称环评文件)是对建设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预见性评估所形成的书面文件,在环评制度实施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贯穿环评制度实施的全程。保障环评文件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成为环评文件编制主体、环境保护部门及公众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但是在环评文件拟制过程中,环评文件质量存有缺陷的现象时常发生。环评文件编制主体在编制环评文件时若不能保持中立地位,环评审批部门若不能有效实施监管,公众若不能有效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重视民族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提出要“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调“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文化认同的问题解决了,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才能巩固。”(1)近年来,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方兴未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成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黄河流域九省区目前整体上处于工业化后期的前半段,生态脆弱性与经济发展落后性明显,经济结构不够完善,高质量发展不够充分,这决定了实体经济仍然是推动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式,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前提。金融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实体经济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保障黄河流域九省区持续稳定发展,金融的力量和基础性作用必不可缺。本文首先对已有的国内外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和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