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人涎腺肿瘤组织中CD147和MMP-9的表达和定位并分析其相关性,探讨其与涎腺肿瘤侵袭性生物学行为的关系,为涎腺肿瘤临床治疗寻找新思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实验选择吉林大学口腔医院病理科存档手术切除的部分涎腺肿瘤组织标本共140例,多形性腺瘤(PA)32例,基底细胞腺瘤(BA)28例,黏液表皮样癌(MC)40例,腺样囊性癌(ACC)40例,正常涎腺组织10例。分析CD147和MMP-9定位和表达与涎腺肿瘤组织生物学特点的关系以及两者的相关性,为涎腺肿瘤的治疗开辟新出路。本实验运用免疫组织化学PV-9000二步法检测CD147和MMP-9的表达与定位,结果通过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D147及MMP-9在涎腺良性肿瘤(分别为33.33%和28.13%)、涎腺恶性组织组(分别为80.0%和72.5%)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在正常涎腺对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和10.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和P<0.05)。粘液表皮样癌组织癌细胞转移组CD147及MMP-9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3%和77.78%)高于粘液表皮样癌细胞未转移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18%和59.09%),但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 > 0.05和p > 0.05 )。腺样囊性癌组织癌细胞转移组CD147及MMP-9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和93.75%)高于涎腺恶性组织癌细胞为转移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和66.6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 < 0.05和p < 0.05 )。腺样囊性癌组中有神经侵犯者的CD147及MMP-9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和94.44%)明显高于无神经侵犯者的阳性率(分别为87.5%和63.63%),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47及MMP-9在涎腺肿瘤组织中均呈阴性、弱阳性、阳性、强阳性表达者分别为56例、12例、54例和6例,表达一致率为67.73%,Kappa值为0.4112,说明CD147及MMP-9在涎腺肿瘤组织的表达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正常涎腺组织的CD147及MMP-9表达主要见于导管上皮的细胞浆;CD147及MMP-9蛋白在涎腺肿瘤的表达主要见于肿瘤细胞的胞浆,CD147在粘液表皮样癌和腺样囊性癌还表达于肿瘤细胞的细胞膜,提示CD147分子可能需要由胞浆转移至细胞膜才能发挥生物学功能。结论1.CD147和MMP-9均可作为反映涎腺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客观参考指标。2.粘液表皮样癌中CD147和MMP-9的表达与癌细胞是否转移无关。3.腺样囊性癌中CD147和MMP-9的表达与癌细胞是否转移有关系,与是否有神经侵袭密切相关。4.涎腺肿瘤组织CD147和MMP-9之间的表达有正相关性,两者相结合可有助于涎腺肿瘤,特别是涎腺恶性肿瘤选择合理的最佳的治疗方案。总之,本实验提示我们如将CD147作为靶向分子,筛选、设计、合成它的肽类拮抗剂,除拮抗CD147促进肿瘤生长浸润的作用外再联合运用MMPs抑制剂和抗血管生成药,将成为一条新的治疗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