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山东地区羊布鲁氏菌病、口蹄疫、戊型肝炎的流行和感染情况,在2011年3月到7月间我们从山东青岛、莱芜和菏泽三个地区采集685份羊血清样品,其中绵羊315份,山羊370份,这些羊均未免疫过布鲁氏菌和戊型肝炎疫苗,但免疫过口蹄疫疫苗,采用血清学方法对羊布鲁氏菌病、口蹄疫、戊型肝炎进行了血清学调查。
用RBT、SAT、iELISA以及cELISA四种方法同时对685份血清检测进行布鲁氏菌病的检测,阳性结果分别为19.6%、18.7%、18.7%、18.4%。RBT阳性检出率最高,SAT和iELISA以及cELISA三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相差不大。因地区、年龄、性别、品种不同阳性率之间存在差别,SAT试验结果:青岛地区213份血清中检测出20份阳性,阳性率为9.4%;莱芜地区277份血清中有38份检测为阳性,阳性率为13.7%;菏泽地区最高,195份血清样品中检测出70份阳性阳性率为32.3%。517份成年羊血清中检出110份阳性,阳性率为22.3%;168份幼年羊血清样品中检测出18份为阳性,阳性率10.7%。619份母羊血清中有122份为阳性,阳性率19.7%;66份公羊血清中检测出6份阳性血清,阳性率9.1%。370份山羊血清中检测出41份,阳性率11.1%;315份绵羊血清中检测出阳性87份,阳性率27.6%。结果表明,山东省羊群间布鲁氏菌病仍在流行,有较高的感染率,并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绵羊的感染率高于山羊的感染率,成年羊的感染率高于幼龄羊的感染率,母羊的感染率高于公羊的感染率。
在结合国内外口蹄疫的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采用3ABC-i-ELISA试剂盒进行血清学检测,以非结构蛋白3ABC为抗原,检测动物体内的非结构蛋白抗体以明确动物是否曾经感染过FMDV,检测685份羊血清样品,共检出93份阳性血清,平均阳性率为13.6%。青岛地区213份血清中检测出17份阳性血清,阳性率8.0%;莱芜地区277血清中检测出43份为阳性,阳性率15.5%;菏泽地区的195份血清中检测出93份为阳性,阳性率为16.9%。不同品种的羊口蹄疫的感染率也不相同,本次调查的370份山羊血清中有44份为阳性,阳性率为11.9%;315份绵羊血清中检出49份阳性血清,阳性率为15.6%。结果显示山羊和绵羊均有较高的感染率,并且绵羊的感染率略高于山羊的感染率,三个地区的羊均发现有感染过FMDV,并且有较高的阳性率,其中菏泽地区的阳性率高达16.9%。
应用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DS-ELISA)对685份羊血清样品中抗戊型肝炎病毒(HEV)IgG抗体进行了检测,结果所有样品中抗HEV抗体均为阴性,这表明本次抽查的羊没有感染过戊型肝炎病毒,但是不能说明整个山东地区羊群中没有戊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据新疆省调查发现从山东省引进的小尾寒羊中检出戊型肝炎病例,因此在以后的生产中应该对戊型肝炎进行及时的检测并且要采取有效地防控措施,减少戊型肝炎的感染和发病。
通过本次调查,了解了山东地区羊布鲁氏菌病、口蹄疫、戊型肝炎的流行和感染状况,为今后的防制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有利于减少经济损失,促进养羊业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