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舞龙习俗是中华民族较为普遍的文化现象,虽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对于龙的理解,以及舞龙的习俗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中华民族对舞龙却有着共同的神灵信仰、审美情趣和民族文化认同。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田野调查法、逻辑归纳法,以及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科研方法,以舞龙习俗与民族文化认同的内在联系作为切入点,以诠释舞龙习俗的当代价值为落脚点展开深入研究。本研究认为:舞龙习俗源于古代的祈雨祭祀舞蹈,它与古老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等信仰有着密切关系,这也构成了舞龙习俗重要的文化基石和源泉。它作为寄托着广大民众情感的民俗事象,极大地满足着中国乡十社会民众的精神需求。它的原始文化意象主要体现在禳祓性象征、祈福性象征、生殖性象征,以及喜庆性象征四个方面。因此,它也成为乡土社会岁时节日和庙会社火等文化空间中的重要展演内容,实现了官方与民间走向互动的重要桥梁。随着社会的发展,舞龙习俗更是成为了中华民族一种共同的文化符号,具有“多元一体”的文化特征,在中华民族中产生了牢固、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内聚力。舞龙习俗的原始价值带有浓重的原始迷信色彩,广大民众信奉舞龙能够给他们纳福、禳灾、旺丁兴族,以此追求一种精神上的满足。然而,传统舞龙习俗的价值功能也面临着现代化的转型,表现为:舞龙习俗中的文化传承功能得到彰显;教化功能得到发挥;健身娱心功能得到扩展:审美功能得到延续;民族凝聚功能得到强化。舞龙习俗作为一种民族文化认同的集体行为仪式,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它不仅是中国人欢度春节、表达喜悦之情的重要娱乐手段,而且也是凝聚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纽带,并作为国家安定、人民祥和的文化象征符号得到了中华民族的普遍认同。因此,在当代语境下,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充分利用中国传统舞龙习俗特有的文化价值,唤醒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尤其使青少年在舞龙的过程中得到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以提升中华民族的集体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从而更加有助于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培育。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长期舞龙运动的实践和教育,不仅可以传授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培养青少年全面的身心素质和团结协作精神,而且对青少年的民族情怀、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加强都具有积极影响。因此,将舞龙运动作为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手段是完全可行的,也是十分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