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塔梁墩固结矮塔斜拉桥局部应力分析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q4063401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塔梁墩固结铁路矮塔斜拉桥具有刚度大的优点,在大跨径铁路桥梁中使用较多,但其固结部位及拉索锚固区应力复杂。本文以新建铁路桥梁阿蓬江特大桥(135m+240m+135m矮塔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全桥施工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采用实体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塔梁墩固结部位、索塔锚固区、索梁锚固区的局部应力分析,并将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对比。重点研究了塔梁墩固结部位的合理杆系计算模型,塔端和梁端内力在塔梁墩固结部位的传递规律和主梁应力大小分布规律,并讨论了主塔和横隔板对主梁应力大小及分布规律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为了提高施工效率,阿蓬江特大桥采用塔梁同步施工的施工方法,这与常规的先塔后梁的施工方法不同,并且要求塔梁墩固结处进行整体浇筑施工。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对桥梁整个塔梁同步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分析总结了施工过程中几个重要施工阶段下的主梁内力、应力分布规律,为实体模型提供可靠的分析数据,同时为施工监控任务提供理论依据。
  2.矮塔斜拉桥塔梁墩固结部位空间应力分布十分复杂,在桥梁设计计算中需要重点关注。只按照施工过程,建立杆系模型进行仿真计算,不能很好的了解塔梁墩固结部位应力分布规律。因此,本文根据整体杆系模型计算结果,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Fea建立塔梁墩固结部位局部实体分析模型,对主梁重点施工阶段下塔梁墩固结部位的局部应力大小及分布规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3.在塔梁墩固结部位埋设应变计,对该部位在施工全过程中的应力变化进行监控,通过对整体杆系模型计算结果、局部实体模型计算结果、现场实测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到三者结果数据的差异,相互验证计算结果和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为同类型桥梁施工监控工作提供经验,保证施工阶段桥梁结构的安全。
  4.在塔梁墩固结部位,构造及应力分布都很复杂,主梁上的荷载对桥塔应力有影响,桥塔上的荷载也会对主梁应力有影响,为了充分了解塔梁墩固结部位的内力传递规律和应力分布规律,分别将塔梁墩固结部位的主塔、横隔板去掉,设置4组局部实体对比分析模型,在塔、梁端施加单一集中荷载作用下进行该部位局部应力分析,分析研究主塔和横隔板对主梁0号块应力大小及分布规律的影响,以及梁端和塔端内力在该部位的传递规律。
  5.矮塔斜拉桥塔梁墩固结部位在整体杆系模型中常规的模拟方法是将横隔板换算成均布外荷载施加在主梁相应的单元上,简单的将主梁0号块中心节点与墩顶节点、塔底节点刚性连接,这样处理得到的计算结果是否精确,需要近一步验证,本文根据塔梁墩固结部位的实际构造,采用不同形式的杆系模型模拟塔梁墩固结部位,将不同杆系模型、不同单元截面处理方式下的主梁应力计算结果与局部实体模型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得到塔梁墩固结部位合理的杆系模型模拟方式和单元截面确定方法。
  6.阿蓬江特大桥主塔高度较矮,主塔左右两边斜拉索交错布置,排列较紧密;边、中跨比较大,边跨侧索力相对中跨侧要大,产生顺桥向不平衡力。本文对索塔锚固区进行局部应力分析,得到交叉锚固方式下的索塔锚固区的应力大小及分布规律,为同类型斜拉索交叉锚固的斜拉桥设计提供参考。
  7.阿蓬江特大桥斜拉索为空间索面,拉索通过楔形混凝土锚块锚固在主梁顶板上,与主梁形成一定的竖、横向倾角,左右锚块间用一道横梁连接起来。本文选择索力最大的A11号斜拉索,建立了该拉索索梁锚固区的实体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该区段的局部应力,得到了索梁锚固区的应力大小及分布规律。
其他文献
地铁具有运量大、便捷、污染少的特点,并且运营过程中准时快速,因此逐渐成为政府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城市地铁施工过程中,地铁车站往往具有断面大,浅埋,施工难度大,施工力学性能复杂,施工周期长的特点。本文以重庆地铁9号线五里店地铁车站为依托工程,总结了地铁车站常用工法的特点,并结合设计采用的双侧壁导坑法,分析设计参数对施工的影响,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出双侧壁导坑法快速施工工法,并对其施工参数
学位
在城市现代化公路桥梁的建设项目中,出现了梁拱组合连续刚构桥这一新兴桥型。其主要思路是对箱梁根部腹板进行挖空,使上弦主梁趋于梁结构受力,下弦主梁趋于拱结构受力。该桥型形式美观,结构轻盈,有望克服常规连续刚构桥的下挠和开裂问题,增强桥梁的跨越能力。故本文以重庆礼嘉大桥为依托背景工程,针对梁拱组合刚构桥结构设计和受力特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参数的研究:  (1)依托背景工程,利用Midas/Ci
随着交通不断发达,越来越多的桥梁是为了跨越铁路、高速路和城市道路而修建,而顶推施工法正好具备不影响桥下通行、受场地限制影响小等优点,所以顶推施工在桥梁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大多数学者对于桥梁顶推施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较小跨径的等截面梁桥中,对大跨径变截面梁桥的顶推研究较少。近几年,顶推施工也逐渐出现在大跨径变截面梁桥的修建中,针对目前该类桥梁顶推施工工艺复杂,施工技术难度大,临时墩水平推力较
大量的研究表明桩土相互作用对桥梁的动力特性及地震响应都有较大影响,因此不可忽略其影响,但不同桩土相互作用计算模型所得到的计算结果差异有多大、采用一些简化的桩土相互作用计算模型会引起多大的计算误差等一些对工程设计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还需要注意的是桩土相互作用模型不仅对全桥地震响应有重要影响,更对桩本身的地震响应有很大影响。因此本文将重点研究这些问题,通过比较不同桩土相互作用模型计算
钢绞线作为核心受力构件大量运用于土木工程结构中,如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斜拉桥拉索、拱桥吊杆等.一方面,长期服役状态下锚固钢绞线发生蠕变、松弛致使钢绞线应力水平严重退化.另一方面,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的温升温降、收缩徐变均会导致预应力发生变化.长期运营后预应力钢绞线一定程度上遭受腐蚀、荷载冲击,剩余拉力下降,致使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跨中下挠过大、梁身开裂,严重时威胁桥梁安全,结构耐久性、安全性和承载能力严重
中央索面PC斜拉桥以其优美的造型、良好的受力性能、宽阔的行车视野等优点而日益受到当代设计师的青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交通量不断增加,产生偏载的可能性越来越高。众所周知,桥梁截面越宽,在偏载作用下结构所承受的扭矩就会越大,而中央索面形式布置的斜拉索几乎不能提供有效的抗扭刚度,若主梁抗扭能力不足,则会对施工和运营安全带来极大威胁,因此有必要对此类桥梁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依托一座典型的中央索面PC
学位
钢筋混凝土桥梁在世界各地的公路、铁路工程中应用范围非常广泛。随着桥梁使用时间的累积,经济快速增长,交通量逐年提升,在车辆荷载的作用下,很多桥梁在未达到使用年限就产生影响正常使用的结构损伤,其中不乏因疲劳导致的。通过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大都认可桥梁结构永久荷载在设计使用年限内,基本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变化幅度较小,且在桥梁结构的设计过程中对永久荷载作用有足够的安全储备,而车辆荷载是一种可变荷载,具有
工字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桥应用混凝土和钢材两种材料,充分发挥混凝土的抗压特性与钢材的抗拉优势。但简化横梁构造的组合梁抗弯惯性矩与传统组合桥梁相比偏小,荷载分配作用需进一步明确;横联采用实腹式构造,惯性矩比传统的构造小,对其布置方法和横向稳定的贡献需进一步研究;为简化结构,取消了纵向联结系,风荷载作用下受力发生变化,需进一步明确。依据以上问题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搜集了国内外近些
高强度聚乙烯(HighDensityPolyethylene,简称HDPE)外护套材料,以其优异的力学性能指标及耐环境性能指标被广泛的应用于斜拉桥拉索结构的索体防护,现已逐渐发展成为现代斜拉桥拉索结构的主要防护形式。大量的工程实践表明,拉索HDPE护套由于在原材料选择、制作、运输、安装、运营、养护管理等阶段存在较多的不确定因素,极易造成HDPE护套材料的物理、化学及机械性能的发生改变,造成HDPE
学位
大跨连续刚构桥具有施工方便、行车平顺、抗扭和抗弯刚度大等诸多优点,被广泛采用。为达到更大的跨越能力,采用了钢混结合梁的方式,然而,钢混结合段在设计和施工中存在一些难点,如构造复杂、内部受力情况不明确、钢和混凝土两种材料间传力机理不明确等关键问题,因此,有必要对钢混结合段的构造特点、受力情况、传力机理开展研究。本文在调研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依托世界上最大跨轨道连续刚构大桥——重庆轨道交通九号线一